搜尋關鍵字|東森新聞:新聞在哪 東森就在哪裡

搜尋 菇菌 的結果 │ 共找到 8

基隆路邊出現「最會惹事的菇」專家警告別亂採:有毒

菇?是否能食用?。對此,基隆市產業發展處副處長蔡馥嚀解釋,這種野菇名為「綠褶菇」,是中大型菇菌,大多生長在低海拔的闊葉林地,路邊草地或農地也常常可以發現,不過因為它長得和可以食用的白色雨傘菇或雞肉絲菇十分相似,過去發生不少誤食的情況,因此綠褶菇也被稱為「最會惹事的菇」。據了解,民眾若誤食綠褶菇,1至3小時內會發生噁心、嘔吐、腹痛、血便及脫水等腸胃型中毒症狀,嚴重會意識昏迷、傷及肝腎甚至脫水致死,4年前就有一名外籍移工誤食送命,但若及早發現就醫治療,可以痊癒且不會留下後遺症。蔡馥嚀指出,綠褶菇底部菌褶,幼年期......
09-29 18:25

下垂暗沉蠟黃皺紋找上門?不是年齡問題而是「糖化臉」

減少皮膚蛋白糖化,加速糖化終產物「AGEs」代謝,阻斷糖化,進而修復皮膚細胞,治療因糖毒使皮膚加速老化,產生的乾裂、皺紋。法國藥劑師Charles tanret更進一步發現,菇菌類中富含大量的麥角硫因,能更好的應用於治療。研究發現:保留活性最高的麥角硫因,能保護細胞與粒線體不受糖化攻擊Marie Claire美麗佳人法國抗老實驗室,經過200多次實驗後發現,法國原生種松茸中萃取出的麥角硫因,活性是最高的,保護細胞與粒線體不受糖化攻擊而產生膠原斷裂的老化效果最好。再經240位60歲以上受試者人體實驗後發現,1......
01-09 10:00

台產金針菇驗出「李斯特菌」業者研判可能原因

調溫度達攝氏72度即可殺死,由於台灣的菇類多以熟食為主,依據食安法規定,食品中主要針對生鮮即食食品及生熟食混合即食食品訂有微生物標準會加以檢驗,菇菌類的生鮮農產則檢驗農藥殘留量和重金屬含量是否超標,並無特別訂定微生物標準。......
03-22 20:27

福島食品解禁日本政界領袖:有助311災後重建

要的友人,強烈期待藉由台灣這次的決定,進一步深化台日之間的經濟關係及友好關係。台灣對於福島等地的菇菌類等部分食品仍管制進口,松野表示,將依科學的根據,鍥而不捨敦促台灣方面早日撤除管制。中國目前對日本10都縣食品除了新潟縣產的大米之外,實施全面進口管制,韓國則是對日本部分地區的水產品實施進口管制。松野說將持續敦促這兩國早日解除管制。由將近300名日本國會議員組成的日華議員懇談會的會長、執政黨自由民主黨籍眾議員古屋圭司對中央社表示,有關台灣開放福島等5縣食品進口,誠摯地接受台灣政府的這項決定,台灣依科學根據解除......
02-08 22:03

採蘑菇加菜!全家吃完接連倒地6孩口吐白沫溢血

菇加菜!全家吃完接連倒地6孩口吐白沫溢血。菇類又稱蕈類,新鮮菇菌類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是常見的料理食材,不過你知道吃下有毒的蘑菇,可能會導致喪命嗎?馬來西亞一名母親心喜想幫家中加菜,卻誤採毒菇,讓家人集體中毒,母親還目睹6位子女口吐白沫嘴角溢血。根據外媒「陽光日報」報導,這名32歲的馬來西亞母親名叫努魯「Nurul Musfirah Ghazali」,某天她發現自家花園長出一些蘑菇,便親手摘下帶回家,打算為家人烹飪佳餚。她發揮高水準的廚技將蘑菇炸酥後,再加入空心菜與花生碎,讓口感更有層次,這道料理......
11-25 20:34

採路邊不明野菇煮湯!一家五口中毒送醫

醫。南投埔里有民眾在南安路旁中興大學實驗林的草地上,採了不明菇菌回家煮成湯,結果一家五口出現腹痛、噁心嘔吐和神經麻痺的症狀,緊急就醫,醫師趕緊給予抗毒藥劑,才緩解他們的症狀。對此,農委會特生中心副研究員林子超表示,從吃剩的野菇照片初步判斷,民眾應是誤食了具毒性的「綠褶菇」,此菇類是「台灣易惹事毒菇類」榜首,若吃下肚,輕則上吐下瀉,嚴重時恐致命。。南投埔里驚傳一家五口吃野菇中毒,外傳疑似是誤食具有白色菌傘蓋、中間有黃色粉末和鱗片、邊緣有車輪狀溝紋的「易碎白鬼傘菇」,外表看起來像是一朵花,但毒性不明,院方已經將......
05-22 17:08

香菇放車上2天變身「傳奇稀有種」!他曝:價格翻3倍

小動作,竟然突破盲點。他推測,友人的轎車曬太陽2天,車內瞬間溫度太高,導致香菇表面脫水產生裂痕,因此成功變成花菇,推翻過去的香菇菌種生長法則,可說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正因為物以稀為貴,楊國政說,花菇因稀少加上口感較Q,價格是一般香菇的3倍。堪稱香菇農業一大突破,引發眾多網友朝聖一睹奇觀,震樓讚爆「生命總會找到出路」、「朋友有種花菇的才能,他是個人才!」、「行動菇寮」、「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邊開車邊種香菇的概念」、「看來你們家該多買幾台車了」。......
01-25 14:19

秋燥找上門吃白色食物助緩解

人出現口乾舌燥、便秘、鼻塞等毛病,都受秋燥傷肺。可多吃白色食物,如菇菌類、梨、山藥潤肺,也可多喝牛奶豆漿滋潤。秋天要小心「秋燥」上身,開業中醫師吳明珠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燥是燥邪,通常立秋後,天氣漸涼、日趨乾燥,人可能感覺口、鼻、皮膚乾燥,有些人還會出現口乾舌燥、小便少、大便乾結、鼻塞、咳嗽等一系列症狀,這些都稱為「秋燥」症。吳明珠也說,中醫認為,燥為秋季的主氣,當天氣還悶熱時,會以「溫燥」呈現,症狀可能是頭痛、乾咳、咽喉痛、胸悶痛等;隨氣溫漸降,尤其中秋過後,「涼燥」登場,開始有感冒、鼻塞、皮膚乾痛、乾咳......
09-16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