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關鍵字|東森新聞:新聞在哪 東森就在哪裡

搜尋 腎病 的結果 │ 共找到 246

醫起看/早期腎病「96%患者無察覺」醫示警3大跡象

醫起看/早期腎病「96%患者無察覺」醫示警3大跡象 ... 醫起看早期腎病「96%患者無察覺」醫示警3大跡象。腎臟是由許多腎絲球與腎元所組成,含豐富的微血管,如果血壓、血糖或血脂控制不好,會造成血管壁傷害及病變。血壓若未控制好,身體處在高血壓狀態時,腎臟無法有效過濾身體的廢物,將導致腎臟病發生。而台灣腎臟病發生率與盛行率高居世界第一,據統計有96%的患者對早期腎臟病毫無察覺。對此,中醫博士吳宏乾也提醒,可以透過三大跡象進行早期辨識,及早就醫檢查。吳宏乾於YouTube頻道「健康云之道」中表示,腎臟病後期常見......
12-13 13:02

醫起看/96%沒有病識感醫揭3早期症狀:腎臟壞了

國」惡名,慢性腎臟病每年更耗費超過530億元健保費。因此,如何預防或察覺腎病,已成為國人的重中之重,中醫博士吳宏乾就指出,可透過「3大跡象」早期發現、盡早就醫。。吳宏乾在YouTube頻道「健康云之道」分析,有96%人不知道自己有腎臟病,如出現泡、水、高、貧、倦,就可能是腎病的症狀,這5症狀依序對應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與疲倦,且這5症狀出現時,已代表病症「比較後期」。所以察覺更早期的3大症狀,就顯得非常重要。3大症狀分別是:頻尿1天排尿8次內算正常,但如果1個月內日均尿次數超過8次,要注意腎臟濃縮的機......
12-13 09:33

男友睡覺散發「屍臭味」漱口水也沒救網:快去醫院!

,我之前也會有嚴重的口臭,但不是來自牙齒而是胃」。原PO後續更新表示,男友的生活習慣並不佳,包括日夜顛倒、不常運動、愛吃重口味食物,以及過去曾患腎病與腫瘤等健康史,經過網友建議,她會和男友商量,準備到醫院做更詳細的檢查。。......
12-07 15:52

醫起看/醫苦勸「這族群」少吃青菜不聽話恐猝死

趁機調整飲食,謝絕所有澱粉、只喝蔬菜湯,大約2周後他因胸悶、喘而就醫,檢查發現男子下肢浮腫、腎病變、高血鉀,差點就併發多重器官衰竭而喪命。。「對一般人來說,多吃蔬菜是很好的,但對腎臟病患而言就剛好相反,我常常都要提醒他們不要吃太多蔬菜!」長庚醫院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顏宗海表示,蔬菜富含的鉀離子必須透過腎臟代謝,這對腎臟病患是很大的負擔,尤其是洗腎患者,每周只有洗腎3次的機會才能代謝掉鉀離子,如果體內攝取過多,就容易造成高血鉀症。「正常人血液中鉀離子的濃度是3.65.0meq/l「毫當量/公升」,如果超過標......
11-30 08:39

時常覺得疲憊?醫生示警恐是慢性發炎:萬病之源

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日前初日診所減重暨家醫科醫師魏士航示警,慢性發炎不僅會引發多種常見疾病,甚至是癌症的潛在因素之一。魏士航醫師在臉書發文指出,適度的發炎反應對身體修復至關重要,但當發炎變得異常且持續時間過長,便會促進三高、肥胖,甚至癌症等健康問題,因此慢性發炎也被稱為「萬病之源」。。魏士航表示性發炎的症狀多不明顯,其中「疲勞感」常被人忽略,許多人將疲勞歸因於睡眠不足,未察覺這可能是體內慢性發炎的信號。魏士航表示,疲勞感是他診間常見的減重患......
11-11 14:57

本土類鼻疽增1死!入院6天不治症狀一次看

醫住院並採檢,10月13日因肺炎及自身慢性疾病不幸死亡。疾管署呼籲,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感染後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應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疾管署表示,今「2024」年國內已累計98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18例死亡」,為2001年以來同期最高,98例本土病例以65歲以上「57例」和50-64歲「31例」為主要年齡層,分布縣市以高雄市「74例」為多,其次為臺南市「10例」、屏東縣「4例」和臺中市「4例」,其中69例於凱米颱風後1個月內發病,3例於山......
10-22 14:26

醫起看/小心物極必反!1蛋白質吃多腎、心血管恐出問題

恢復至正常數值,甚至成功減重6公斤。蕭捷健進一步引用美國腎臟學會期刊2016年的一項研究,強調紅肉攝取與腎病風險之間的密切關聯,指出紅肉攝取量高的人,其腎功能惡化風險比攝取量少的人高出40%,容易讓腎臟出問題,甚至腎衰竭。對此,蕭捷健呼籲,均衡飲食至關重要,在補充蛋白質時應謹慎選擇來源,別因過量食用紅肉,讓健康出問題。。......
10-20 21:46

類鼻疽創史上新高!再爆17例4死6族群要注意

35例、臺南市6例、臺中市3例、屏東縣2例、嘉義縣1例,其中7例死亡。呼籲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請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疾管署表示,上週新增個案分別為高雄市12例、臺南市及屏東縣各2例、臺中市1例,年齡介於50多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7/25-8/14,其中14例具有慢性病史,6例有汙水、土壤等相關環境暴露史;目前15例個案均在住院中,其中1例於加護病房治療。另新增4例死亡個案「2例為8/13已公布個案」,年齡介於50多歲至......
08-20 14:53

英婦女健康組織實測29款保險套、潤滑液含致癌物質

為「永久化學物質」的PFAS,已被證明與癌症、肝臟問題、甲狀腺問題、出生缺陷、腎病、免疫力下降等嚴重健康問題相關。根據「衛報」報導指出,這項檢驗是由英國婦女健康組織Mamavation在環境保護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認證的實驗室進行檢驗。結果在其中發現有29項產品含有致癌化學物質「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根據Mamavation所公布的檢驗結果,在所有測試的產品中,29項問題產品佔到全體的14%,其中12%的保險套樣本中,被檢驗出3種PFAS含量超過10......
08-11 18:26

換腎新生?移植殺手是他!腎病死因40%是心血管疾病

換腎新生?移植殺手是他!腎病死因40%是心血管疾病 ... 換腎新生?移植殺手是他!腎病死因40%是心血管疾病。台灣之所以被稱為洗腎王國,是因為洗腎患者高達近9萬人,洗腎率居於全球之冠。目前在台灣腎病變也已成為台灣十大死因第9名,不過隨著器官移植技術進步,腎臟移植已逐漸取代洗腎,成為末期腎病患者正常生活的最大福音。但獲得新腎臟之後,不代表就從此健康無虞,其他器官的問題更不能輕易忽視。29歲的小君「化名」因為懷孕發生嚴重的腎絲球腎炎導致腎功能完全喪失,生產後只能開始進入洗腎,所幸因與父親腎臟配對成功而獲得移植......
08-09 21:31

颱風後升溫「類鼻疽」單週增11例都在南部

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國際上報告類鼻疽死亡率可達40-75%,國內統計近5年類鼻疽致死率則為4.5%。其中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請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疾管署強調,颱風過後為類鼻疽疫情高峰,民眾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皮膚、傷口直接接觸或吸入受汙染塵土、土壤及汙水,降低感染機會。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獲得妥善治療;醫師診療遇有疑似個案,應於72小時內通報及採檢送驗,以利......
08-06 15:18

西瓜輸了!只排第7名「1蔬菜」含水量96.9%

中水分超過95%的食物包含萵苣、小白菜、青江菜、芹菜、冬瓜、石蓮花、小黃瓜等等,同時也提供了鉀鈣鎂鐵等營養素。李婉萍營養師也提醒,腎臟功能不佳的人與腎病患者,別忘了高鉀水果要適量食用,蔬菜也別吃菜汁或是先汆燙再吃來降低含鉀量。。......
07-27 23:35

白沙屯拱天宮贈無障礙醫療專車提升民眾就醫便利性

」每年服務人次超過3萬,隨著人口老化現象,需求有增無減;非常感謝吳國慶董事長、洪文華主委以及王明崑主委照顧偏鄉、提升偏鄉醫療資源。洗腎病人在經過血液透析之後,其身心靈都是較為脆弱,大部分在經過長期洗腎後,基於安全性考量,往返醫院都需專人接送,故對於洗腎病人及家屬來說,交通的接送也是家庭的一大負擔;此次捐贈的車輛是能乘載2名輪椅患者,讓他們可以直接乘坐輪椅上下車,大幅降低因人員攙扶離開輪椅而可能產生的危險及不便利性。永續經營是條漫長路,醫療傳愛是項希望工程。若瑟醫院將匯集整合各方資源及力量,持續提升醫療照護品......
07-04 13:45

她臉色蒼白以為貧血檢查竟罹「腎絲球腎炎」險腎衰竭

大量尿蛋白和血尿,胸腔也有積水。患腎絲球腎炎 病因複雜眾多周以新醫師解釋,這是所謂的「腎病症候群」,是腎絲球腎炎常引發的症狀,接受利尿劑治療,以及經過腎臟切片檢查後,確定病因是罹患罕見的類澱粉沉積症。。周以新醫師進一步說明,根據國際腎臟醫學會分類,腎絲球腎炎多達數十種,詳細病因十分複雜,多與基因調控異常有關,其他可能引起次發性腎絲球腎炎的病因包含自體免疫疾病「紅斑性狼瘡、血管炎、抗基底膜腎炎」、先天代謝異常、病毒感染、細菌感染、惡性腫瘤、藥物、重金屬、化學物質等。出現嚴重尿蛋白當心 未妥善治療恐致末期腎衰竭......
06-22 16:29

最新「癌王」出爐!奪命時間加速「9分鐘奪1命」

0.7人,下降1.5%。。112年10大死因分別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COVID-19、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第10位為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癌症及心臟疾病持續居前2名,COVID-19從第3位退至第6位,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恢復至疫情前排名。衛福部統計處科長呂淑君說明,112年10大死因死亡人數合計15萬4181人,占總死亡人數75%,與111年相比死亡人數以肺炎增加16.6%、COVID-19減少38.9%最顯著。若就年齡別觀察,1至24歲死亡人口以事故......
06-17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