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關鍵字|東森新聞:新聞在哪 東森就在哪裡

搜尋 癌症風險 的結果 │ 共找到 57

健康晚點名/手相揭示健康密碼:掌紋中的潛在疾病風險

癌症患者的案例,呼籲大家透過掌握健康信號,如掌紋與舌相,提早應對疾病風險。。掌紋與癌症風險的提示樓醫師在「健康晚點名」中展示了幾種類型的掌紋,並解釋了它們可能與癌症風險的關聯:1.癌症線:延伸至無名指下方的細線,通常出現在生命線附近,若同時伴有島紋「小圈圈狀」,須高度關注。2.米字紋:手掌出現米字型紋路,可能代表血管阻塞的風險。3.生命線分岔:分岔往下的生命線提示免疫功能下降,與癌症或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增加相關。康復案例與日常飲食的重要性樓醫師分享了一名乳癌四期患者的成功案例,這名患者曾有腫瘤轉移至骨骼、肺......
4小時前

醫起看/5種食材千萬別冷藏!這項還可能致癌

的味道、口感變得粗糙,而高溫烹調這些變質的馬鈴薯後,可能產生一種叫做丙烯酰胺「acrylamide」的有害物質。有科學家先前也曾警告稱,將生馬鈴薯放在冰箱中可能存在癌症風險。此外,桑格維表示香蕉也不該放入冷藏,因低溫會破壞香蕉的熟成過程,會使香蕉外皮變成棕色,口感成糊狀,生薑進冷藏會導致口感變乾,失去新鮮度和風味,使得薑無法用於烹飪。更多CTWANT報導拋妻棄子38年!家暴夫「染1病」返家求同住 她嚇壞提離婚網紅甜點惡性倒閉「老闆夫妻走絕路」 7天前仍接過年單...黑歷史被翻原始連結以上言論由CTWANT授......
12-20 13:17

健康晚點名/破解糖癮迷思:戒糖21天重獲健康生活

的脆化,增加關節炎風險。此外,糖化反應還可能引發老化問題,如老人斑、認知功能下降,甚至與某些癌症風險相關。蔡凱宙醫師表示,糖化效應對關節及軟骨的損害尤為明顯。他指出,糖分攝取過多會導致蛋白質糖化,使關節的軟骨結構迅速脆化,最終引發關節炎及相關疼痛。此外,他還強調,糖分過量也可能與體內慢性發炎有關,進一步加劇關節及代謝疾病的風險。蔡凱宙表示,曾有某位患者因長期飲用高糖手搖飲,導致膝關節炎反覆發作。醫師建議患者戒糖21天,結果症狀明顯改善,避免了進一步的手術風險。另一位女性患者,65歲,因為體重問題和關節炎接受......
12-18 15:25

醫起看/重症醫曝6飲食惡習:這樣一直吃,癌就來了

大量鹽分、糖分及人工添加劑,長期食用會引發體內發炎反應,並增加自由基,進而提高癌症風險。特別是加工肉類,像是香腸、培根等,與大腸癌的關聯已被多項研究證實。根據研究,每日攝取超過50克加工肉類,大腸癌風險會增加18%。。黃軒醫師也提到,過量食用紅肉也需注意。世界衛生組織將加工肉類列為致癌物,未加工的紅肉被列為可能致癌物,每天攝取紅肉超過100克,會使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提高17%。黃軒醫師解釋,紅肉在高溫烹調時,容易產生多環芳烴「PAHs」,這類物質會損害DNA,引發基因突變。此外,紅肉中常含有亞硝酸鹽,經胃酸或......
12-14 14:36

戴定恩/菜花還有假性的?認識菜花與前庭乳突狀瘤病

染性,前庭乳突狀瘤病則無。分布:菜花可能隨意散布,前庭乳突狀瘤病呈線狀對稱分布。治療需求:菜花需要積極治療,前庭乳突狀瘤病通常無需處置。癌變風險:某些類型的菜花可能增加癌症風險,前庭乳突狀瘤病則無此風險。對於菜花,預防措施包括安全性行為、避免共用個人用品,以及定期檢查。對於前庭乳突狀瘤病,最重要的是正確認知,了解其良性本質,避免不必要的焦慮和過度治療。無論面對哪種情況,保持心理健康都很重要。如有疑慮,應及時就醫諮詢,與醫療專業人員坦誠溝通。同時,與伴侶保持開放的對話也很重要,以避免誤解造成的關係問題。總之,......
11-08 16:12

黃軒/口臭要當心!4大口腔狀況恐為癌症前兆

往被忽視口腔內的異常變化。實際上,許多癌症的初期警訊,可以提早警覺潛在的癌症風險,進而改善治療效果。。口腔反覆發生潰瘍有些人會經常碰到口腔潰瘍反覆發作的問題,特別是在一段時間內,因為作息不正常、經常熬夜、壓力大,或者飲食不健康,愛吃辛辣食物,這些都會導致免疫力下降,讓身體容易上火。這些不良生活習慣,確實是引發口腔潰瘍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如果平常生活作息規律、飲食也相對清淡,但還是經常發生口腔潰瘍,那就需要特別注意了。這時候的口腔潰瘍可能不單純是日常潰瘍而已。如果潰瘍反覆出現,且用了藥物仍難以癒合,這可能是......
10-21 16:40

聚焦真相/各類醬料隱含高糖隱形糖威脅就在身邊

物,糖的比例更高,因為人們通常不容易接受酸味,因此需要更多糖來中和。」過多糖分會引發三高、糖尿病,甚至增加癌症風險。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攝取糖量以25克為限,但一杯微糖手搖飲的糖量就已超標「約30克糖」。更意想不到的是,有些看似健康的食物,如沙拉和麥片,裡面的醬料也隱含大量糖分。營養師夏子雯:吃起來酸酸甜甜,其實糖的比例都高,因為酸度東西,本來我們就吃部下去,所以都靠糖下去壓,但檸檬酸本來就很酸,所以要放的糖就會更多。陳威龍醫師:「許多人誤以為戒糖就能瘦身,卻忽略了小吃、麵食類沾的醬料,存在看不見的隱形糖。......
10-21 06:00

5大「放縱壞習慣」要注意!重症醫示警:罹癌風險增加69%

熬夜了黃軒引用2023年7月發表於「癌症」國際期刊上的1項關於睡眠習慣、時間與癌症風險的研究,從超過1.4萬人的數據資料分析可發現,睡眠時間短,確實與癌症風險升高有關。而與夜間睡眠時間為6至8小時的人相比,一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的人,罹癌風險升高41%;若一天睡眠不足7小時,罹癌風險更增加了69%。2.你喝醉了只要一次大量飲酒後,酒精會抑制大腦皮層功能,讓大腦處於相對缺氧的狀態,可能導致昏睡甚至昏迷,嚴重者甚至會因酒精中毒而亡。長期飲酒還可能引發身體慢性中毒,造成累積性傷害。另外,黃軒也強調,研究顯示,長期飲......
09-08 10:53

疲憊就補充維生素B12?醫示警:恐增癌症風險

疲憊就補充維生素B12?醫示警:恐增癌症風險 ... 疲憊就補充維生素B12?醫示警:恐增癌症風險。有些人可能因為飲食習慣、食物偏好、或健康狀況等原因,無法從日常飲食中獲取足夠的營養素,因此就會購買保健品來補充,像是許多人精神不濟時會吃維生素B12。然而神經內科醫師方識欽就示警,現代人普遍並不缺乏B12,若長期大量補充,可能會增加癌症風險。神經內科醫師方識欽在「小宇宙大爆發」節目中提到,根據衛福部2011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台灣人普遍不缺乏B12,且有研究指出,一些接受乳癌或肺癌化療的患者,在因感到虛弱而服用......
08-31 15:18

男每天吃排骨飯「大腸癌末期」醫揭關鍵真相

可能在癌細胞產生時,免疫力剛好低下,導致癌細胞變成腫瘤。因此,日常保養很重要,像是要避免久坐、增加運動,這些習慣都可以有效降低癌症風險。劉博仁同時引用澳洲一項研究,坐1小時等同於抽1支菸,原因是久坐時,下半身血液循環會變慢,「骨盆腔和下肢的循環,包括腹腔靜脈容易擴張,乳酸也容易堆積」,乳酸是一種酸性代謝物,對癌細胞具有刺激作用,此外,久坐不動容易導致身體積累大量自由基,經研究發現,久坐者的發炎指數和自由基水平都偏高,而這兩者都與癌細胞的生成有關,因此他建議上班族要多運動、多活動。更多CTWANT報導媳買房婆......
08-19 13:41

跟朋友「天天吃排骨飯」只有他得大腸癌醫揭染病真相

提醒,日常保養非常重要,更引用澳洲研究,提醒久坐對健康的危害不亞於吸菸「坐1小時抽1支菸」,因此要避免久坐、增加運動、健康飲食,才可以有效降低癌症風險。。......
08-18 21:04

男子全身長小紅點!醫見3症狀嚇:死亡率很高

肝腫瘤再放幾個月後,恐怕就會整個擴散開來。更多CTWANT報導延遲退休不會早死?研究顯示:加班過勞和貧窮才會7成台人鎂攝取不足!將增糖尿病、癌症風險 醫點名「7族群」該吃保健品觀看奧運「選手落敗」自責帶衰 心理師給3招走出低潮以上言論由CTWANT授權轉載,不代表東森新聞立場。......
08-03 12:08

醫師示警五大短命因素! 「孤單」竟增26%死亡風險

。同研究也指出,「一直窩在沙發上看電視,平均每個小時會減少22分鐘的壽命。」久坐30分鐘,身體的血流速度會下降70%,也就是血液變「濃稠」,造成血管容易阻塞,形成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提高心肌梗塞、狹心症、腦中風的風險。糖尿病的風險也會增加2.5倍,癌症風險增加21%。而這些「久坐不動」帶來的健康危害,就算靠運動習慣也無法消弭,久坐不動導致運動無法發揮健康功效,是相當棘手的事。短命因素第2名:抽菸S抽菸導致是壽命減短、提早死亡是最為大家所廣泛接受的,研究發現,每天抽1根煙,人的一生會縮短13.8分鐘;假如每天都......
04-17 08:23

年輕人罹癌率上升!重症醫曝「10大警訊」:持久的疲勞感也中

們都是建議及早就醫進行檢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並對身體的任何變化保持警覺,有助於早期發現並處理健康問題,從而增加治療成功的可能性。記住,預防勝於治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避免吸煙和過量飲酒,以及減少接觸已知的致癌物質等等,這些都是降低年輕人罹患癌症風險的有效方法。」......
03-25 15:55

20歲男問「該做大腸鏡?」醫一聽內幕:罹癌機率大

食習慣不佳,才會得到大腸癌,但如果是基因突變,也有可能讓人年紀輕輕就得到大腸癌,例如林奇症候群「Lynch syndrome」就是一種會提升多種癌症風險的基因突變疾病,「林奇症候群的發生,關鍵在於人體無法有效做基因修復」。。陳威佑指出人體腸道是個高度新陳代謝的器官,平均24小時就會汰換出一套新的上皮細胞,而人體在複製細胞的時候會需要染色體的複製與重組,然而在這個過程之中,常常會有染色體因為複製太快而出錯,如果這些「錯誤」沒有被修正,就會形成「癌症」,而林奇症候群患者主要是因為「修復人體染色體的功能失效」,分......
02-23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