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關鍵字|東森新聞:新聞在哪 東森就在哪裡

搜尋 疲倦 的結果 │ 最多顯示前600筆

冬季多病毒齊發小孩燒不停醫:腸病毒明顯「手足口病」

自己是中了哪一種,除了典型的發燒之外,腸病毒最好辨別,就是手足口病為明顯表徵,而呼吸道融合病毒,則是會出現喘鳴的狀況,伴隨接連不斷的咳嗽,至於流感就和一般感冒最為類似,但肌肉痠痛和疲倦感,會更明顯。台安醫院小兒胸腔科醫師陳萬德:「這裡面流感的危險性是最高的,特別是對成人,也會有一些危險性,那其他的病毒就主要針對,年紀65歲以上的,或者說嬰幼兒5歲以下的小孩,風險會比較高。」冬季氣溫持續下降,在這環境中,不論大人小孩,除了做好保暖工作,避免著涼之外,該打的疫苗也趕快打起來,預防勝於治療,即便真的染上病毒,那麼......
12-18 14:03

醫起看/降溫警報!心血管高風險族群出現「這些」警訊別輕忽

即就醫,爭取黃金搶救期。心臟病徵兆 及早發現、及時就醫突然出現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或暈厥等症狀,可能是心臟病急性發作的信號,應立即就醫治療。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同樣需要提高警覺。有冠狀動脈疾病病史者,若發作時可先使用醫師開立的舌下含片,進行緊急救護。中風徵兆 牢記FAST口訣、迅速應對F「FACE,臉歪」:觀察臉部表情,檢查兩側臉部是否對稱。A「ARM,手垂」:將雙手舉高,觀察是否有一隻手會無力下垂。S「SPEECH,大舌頭」:讀一句話,觀察語言是否清晰......
12-18 10:41

老婆頭痛就醫老公反被揪出有問題!見檢查結果嚇壞了

垂體腫瘤的人。」朱男一聽當下也愣住了,醫師問診後他也坦言,近年來他深受睡眠呼吸中止症所苦,白天疲倦不堪,睡覺時又會打呼影響睡眠,但始終沒有查出是什麼原因,朱男及家人都非常苦惱。而他自己和家人,也沒有意識到這些年來面容變醜、眉骨突出,嘴唇肥厚,兩側鼻翼較寬、手指變粗、鞋碼變大等細微變化,其實都跟他的疾病有關。醫師解釋,打從朱男一進診間,他就注意到他有肢端肥大症的病徵,於是朱男隨後也聽取醫師的建議,去做了荷爾蒙和腦下垂體增強磁振造影檢查,結果讓夫妻倆嚇壞了,朱男腦部真的長了一個直徑約7mm,像黃豆粒大小的腦下垂......
12-18 10:21

霸凌又搞不倫戀?政院處長被爆「前官邸」幽會又欺壓工友

,報告業務同仁,還得等他們用完膳。記者vs.行政院長卓榮泰:「現在又傳出處長霸凌,會覺得政院這邊沒做好模範嗎。」院長收起笑容,眼神看起來好疲倦,恐怕因為徐益梁和陳姓諮議,不只被爆偷情還被指控,聯合霸凌基層工友。根據週刊指出,2024年5月,一名斷肢工友,無法承受搬運,大量影印紙及公文,申請調職,卻被言語奚落女兒弱智,還遭徐益梁刁難不放人,最後逼得工友下跪,痛哭求情才如願。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關於霸凌案還有風紀案部分,我們都已經有接獲檢舉,現在已經開始調查中,分案調查狀況,有結果時候會對外說明。」政院的爭議......
12-17 14:03

醫起看/小心鉛筆屎!衛福部示警6症狀恐已罹患大腸癌

表示,吸菸與酗酒被認為是重要危險因子。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患者常因忽視而錯過治療時機,但病情惡化後可能出現排便習慣改變、糞便內有血、大便變細、腹部不適、不明原因體重減輕、持續疲倦等症狀。若這些情形持續兩週以上,應立即就醫檢查。定期檢查是最有效預防大腸癌的方式。衛福部建議成人每兩年進行一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這種篩檢方法能有效早期診斷,提高治癒率並減少治療負擔。雖然大腸癌是台灣常見癌症,但透過健康管理與早期治療,可以有效預防與控制。衛福部也呼籲民眾定期檢查,並以健康生活方式作為最佳防線,遠離疾病威脅。。......
12-16 23:00

醫起看/早期腎病「96%患者無察覺」醫示警3大跡象

健康云之道」中表示,腎臟病後期常見的「泡、水、高、貧、倦」症狀,分別代表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與疲倦,但當患者出現這些症狀時,病情通常已經進入較為嚴重的階段,因此他建議從更早期的徵兆,例如頻尿、夜尿及水腫,來提高警覺。。吳宏乾說明,正常情況下,成人每日排尿次數應在8次以內。若連續一個月每天平均超過8次,可能是腎臟濃縮功能出現問題。此外,夜尿頻繁亦為重要指標。若每晚起夜超過2次,且持續1個月未見改善,建議應立即就醫檢查;至於水腫,吳宏乾提醒,上班族因久坐可能出現腿部輕微水腫,屬於常見現象。然而若工作不需長......
12-13 13:02

醫起看/96%沒有病識感醫揭3早期症狀:腎臟壞了

己有腎臟病,如出現泡、水、高、貧、倦,就可能是腎病的症狀,這5症狀依序對應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與疲倦,且這5症狀出現時,已代表病症「比較後期」。所以察覺更早期的3大症狀,就顯得非常重要。3大症狀分別是:頻尿1天排尿8次內算正常,但如果1個月內日均尿次數超過8次,要注意腎臟濃縮的機能變差夜尿如每晚超過2次、持續1個月未改善,別拖延、務必就醫水腫可觀察腿的皮膚是否被水分撐開而顯得光亮、壓小腿脛骨前緣是否感到疼痛,皮膚有無呈現凹陷、起不來狀態來確認。吳宏乾也說,如果是要久坐的工作,確實容易引發腿水腫,但不需......
12-13 09:33

4千棵櫻花輪流綻放!賞櫻秘境「大熊櫻花林」花期公布

,還能在現場的販賣部品嘗到各式美味小吃,也有愛心杖讓遊客賞櫻花更加無負擔!賞櫻過程中,若感到疲倦,也可以到座位區休息小憩,享受櫻花樹簇擁的幸福感,感受春天的浪漫氛圍。傍晚五點,園區將點亮燈光,夜櫻在燈光的照映下、呈現出另一番迷人的風情。這樣的浪漫場景,無疑是愛好攝影與浪漫情懷的遊客不可錯過的亮點。最後,提醒大家別錯過這個季節的限時優惠!大熊櫻花林從1月4日至1月15日期間提供早鳥票,只需150元即可入園!櫻花花期只到3月20日,記得把握機會,感受粉色春日的浪漫,來一場心靈與視覺的雙重享受。......
12-10 18:07

吳昌騰/17歲少年「流感」變「腦炎」當心嚴重恐致命

。B型流感病毒則分為2種亞型「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兒童在流感流行季節通常是易感人群,是流感病毒傳播鏈中的重要環節,特別是在學校、托兒所及幼兒園等集體環境中傳播較為頻繁。流行性感冒典型症狀包括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水、肌肉疼痛、頭痛和疲倦。但隨著年紀大小會有不同的表現。03歲兒童,流感的症狀不典型,可能表現出食慾不振、易哭鬧、呼吸急促等症狀。36歲兒童多表現為明顯的發燒、咳嗽和喉嚨痛,活動較平常減少。6歲以上兒童症狀接近成人,可能出現寒顫、高燒,全身症狀「肌肉酸痛、疲倦等」較明顯。「兒......
12-09 18:18

醫起看/天氣變冷心情就差?小心「冬季憂鬱症」9症狀

緒低落。失去興趣或樂趣。食慾及體重改變:食慾增加、體重增加。睡眠習慣改變:通常變得嗜睡。精力下降、感到疲倦。感到內疚、無價值感。難以集中注意力。思考或行為變得較遲緩。出現自殺意念。季節性情感疾患發作原因楊宇祈表示,過去研究發現秋冬憂鬱症可能與秋冬季的日照時間較短有關,缺乏陽光照射可能會造成大腦中的下視丘難以正常運作,並影響褪黑激素「melatonin」、多巴胺「dopamine」、血清素「serotonin」等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的作用。此外,過去研究發現冬季憂鬱症發作的盛行率和緯度、年齡及性別有關,居住在離赤......
12-06 17:03

喬治亞抗議第4天!民眾射煙火抗警方水槍驅散

,讓普遍支持親歐的民眾,憤而上街表達不滿。。喬治亞民眾:「我長期來都有參與抗議,老實說到今天已經讓人疲倦,政府依舊不願意傾聽,民眾想要什麼,我會來這裡只有一個單純的原因,就是要捍衛「加入」歐盟的未來,以及國家的民主。」示威者向鎮暴警察丟擲石頭,警方則用催淚瓦斯驅散,幾天下來,已經有數百位民眾遭到逮捕,執政黨面對的不只是民眾對於遠離歐盟的不滿,總理科巴伊澤的親俄立場也為人詬病,反對派更呼籲重新舉行國會選舉,但科巴伊澤指控,反對派煽動暴動意圖推翻政府,因此不會舉行選舉,反而更加劇喬治亞民眾的憤怒。。......
12-02 17:30

醫起看/天冷心肌梗塞機率增醫教6招:飲食可預防

血壓與血糖,並按時服藥,切勿隨意中斷治療。另外應隨身攜帶硝酸甘油、速效降壓藥等急救藥物。緊急應對如出現胸痛胸悶、呼吸困難或氣急促、異常疲倦、頭暈或冒冷汗,應及時就醫。。......
11-29 11:40

醫起看/天氣變冷冒「7症狀」要注意醫示警:冷死人是真的

血管功能較弱,難適應寒冷。。另外黃軒點出要注意7種症狀,包括突然胸痛或胸悶、呼吸困難或氣急促、感覺異常疲倦或有頭暈、冒冷汗等異常症狀,就儘快就醫,否則真的可能「冷死人」。為了幫助民眾對抗寒冷天氣,黃軒也分享5招實用的保暖技巧,首先是合適的穿著,以分層穿衣法保持身體溫暖且不悶熱,重點是加強四肢保暖,手腳因末梢血液循環差,能戴手套或穿厚襪,必要時可以使用暖暖包。第2招是室內保持20至24度,特別是睡眠時的溫度不要過低,避免被冷風直吹,有時也能開暖氣。再來就是飲食上多喝熱湯或薑茶,攝取高熱量且易消化的食物能提升身......
11-28 08:56

醫示警:冷死人是真的!揭「實用6招」應對寒冬

「按時服藥」,勿自行中斷治療,且需隨身攜帶急救藥物,如硝酸甘油或速效降壓藥,以備不時之需。緊急應對措施黃軒提醒民眾,發生異常徵兆,應及時就醫,特別是出現「突然胸痛或胸悶」、「呼吸困難或氣急促」、「感覺異常疲倦、頭暈或冒冷汗」這3種症狀時應立即求助醫生,以免發生憾事。。......
11-27 20:52

慢性病發生前粒線體先衰退!醫推3營養素抗疲倦、護心臟

慢性病發生前粒線體先衰退!醫推3營養素抗疲倦、護心臟 ... 慢性病發生前粒線體先衰退!醫推3營養素抗疲倦、護心臟。現代生活讓人不斷追求效率,但你的身體是否也能跟得上快節奏?粒線體,這個被譽為人體「電池」的小能量工廠,負責供應細胞所需的90%能量,是支撐健康的關鍵。然而,隨著飲食習慣、高壓環境與生活方式的改變,粒線體正面臨危機,導致現代人身體「電量不足」,進一步引發癌症、精神疾病及其他慢性病。醫學研究顯示,肥胖、糖尿病等代謝症候群與粒線體功能失調有著密切關聯,粒線體的健康成為維持人體代謝、抗老化的關鍵。當粒......
11-21 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