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起開放「1萬劑自費疫苗」 醫院收費標準曝光
台灣自從開放施打COVID-19疫苗以來,意願始終不高,截至目前僅打了27113劑,然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宣布,為降低具出國必要性的民眾於境外感染COVID-19的風險,並確保個人及國內防疫安全,自4月21日起,初步開放1萬劑COVID-19疫苗供民眾自費接種。
04/14 14:29
英國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的武漢肺炎疫苗研發團隊共同領導人希爾告訴英國媒體,由於英國疫情似乎正迅速降溫,在缺乏感染途徑下,疫苗試驗成功機率只剩50%。
牛津大學詹納研究所(Jenner Institute)和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合作研發名為ChAdOx1 nCoV-19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實驗疫苗,並已於4月開始初期人體試驗,成為全球少數達到里程碑的候選疫苗。
然而英國「電訊報」(The Telegraph)今天報導,詹納研究所所長希爾(Adrian Hill)受訪時表示,有1萬名志願者參與的疫苗下一階段試驗,恐怕會因為病毒在英國的社區傳播率低落,難以確認疫苗是否有效,而出現「無結果」。
希爾說:「這是場和病毒消失的賽跑,是和時間的賽跑。目前試驗無法得到任何結果的機率是50%」。
另一方面,英國DNA測試技術新創公司DnaNudge研發的武漢肺炎快篩技術,已於4月底獲得英國藥品及保健產品管理局(Medicines and Healthcare ProductsRegulatory Agency)批准臨床使用,目前已開始在倫敦的數家醫院應用。
路透社報導,這項技術由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College London)工程學教授暨DnaNudge創辦人圖瑪佐(Chris Toumazou)研發,敏感度超過98%,特異度達100%,且只需一次咽喉採檢,不用等待實驗室化驗,就能在1個多小時後知道結果。
若能大幅加快目前武漢肺炎的篩檢規模,將有助英國經濟盡早恢復正常運作。
(封面圖/翻攝自Pixabay)
【往下看更多】
【今日最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