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發生一起離奇食物中毒事件,大陸廣東東莞一名34歲女子食用浸泡超過24小時的黑木耳後出現噁心、乾嘔、排出深黑便等不適症狀,緊急送醫後發現是黑木耳浸泡太久產生的毒素導致該女子「急性肝功能衰竭」,最後搶救無效,女子回天乏術。
▼女子食用浸泡超過24小時的黑木耳後引發「急性肝功能衰竭」。(示意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該名女子將黑木耳放在水裡泡發,當日煮食了一部份,剩下的則繼續泡到隔天;沒想到第二日食用泡了超過24小時的木耳後竟出現噁心、乾嘔、排出深黑便等症狀,家人見狀趕緊將她送往醫院,醫師判定為「急性肝功能衰竭」,轉入加護病房;然由於療程所費不貲,家屬決定將女子轉至老家當地的醫院治療,但因器官功能衰竭,搶救後仍不幸死亡。
院方在女子的血液和尿液檢驗出高含量的「米酵菌酸毒素」(Bongkrek acid),根據流行病學相關研究統計,米酵菌酸毒素的死亡率高達50%以上,是細菌性食物中毒、死亡率最高的毒素之一。專家表示,黑木耳若用水浸泡過久,容易產生米酵菌酸、黃麴毒素等有害人體的物質,一般以1至2小時為限,最長不要泡超過4小時,如果超過24小時就不能吃了。
▼女子搶救無效身亡。(示意圖/Pixabay)
事實上,乾木耳本身就帶有不少細菌,營養師表示,黑木耳川燙後才能吃,但如果產生金黃色葡萄球菌、產孢球的細菌等就會釋出毒素,即使高溫100度也殺不死。長庚毒物科醫師顏宗海指出,將食材泡在水裡保鮮的觀念並不正確,無論是黑木耳或其他乾貨,泡水後用不完都要冷藏,泡太久也不要食用,否則養生的食材恐怕會變成致命毒藥。
(示意圖/Pixabay、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