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是不少人聚會的首選,且在吃火鍋時都習慣要搭配醬料,不過許多沾醬不僅熱量高,還含有大量鹽分,攝取過多容易對身體造成負擔。就有心臟外科分享自身好友的案例,提醒大家,吃太多沾醬恐會導致腸子「動脈硬化」,嚴重還可能切掉整個器官。
▼火鍋是不少人聚會的首選,更喜歡搭配醬料。(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日前心臟外科醫師袁明琦,在談話性節目《健康好生活》上分享,有個好朋友和他一樣相當喜歡吃火鍋,但友人有非常糟糕的壞習慣,「不管什麼火鍋,他都要加沙茶醬或是豆腐乳。」對此,袁明琦就說道,很多病人在冬天的時候,血壓會起起伏伏,「這類病人又很特別,自己久病成良醫,今天血壓特高,就多吃一點降血壓藥,過兩天血壓變低了,又不吃藥。」
袁明琦指出,在冬天常常看到有些人會自我去調藥,調藥的過程中又去吃很鹹很辣的東西,「鹽分一多,血管就會收縮,血壓就會攀高上去。」他透露,這類病人最後很有可能發生一件較嚴重的狀況。由於人的肚子裡都有腹部主動脈,把腹部主動脈比喻為高速公路,將腹腔動脈及上腸繫膜動脈等供應胃、肝臟、脾臟、腸子血液流動的血管,比喻為下高速公路前的交流道,這幾條血管相當重要,「如果血壓太高,又吃太鹹的時候,就容易產生動脈硬化。」
▼袁明琦指出,有些病人如果血壓太高,又吃太鹹的時候,就容易產生動脈硬化。(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動脈硬化後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袁明琦示警,動脈硬化除了會導致腸子蠕動變差外,有時也會因腸子或器官缺血,莫名覺得肚子痛但找不出原因,必須去做電腦斷層,若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那還好,但冬天就很常出現缺血性腸壞死,這是相當致命的,很可能會須切除整個器官。
▼袁明琦說明腸胃炎跟腸動脈硬化症狀的差異。(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袁明琦也特別說明腸胃炎和腸動脈硬化症狀的差異,他提到,腸胃炎通常是吃壞肚子,會出現上吐下瀉的症狀,但如果是莫名其妙肚子痛,一下就又緩解,也沒有拉肚子,加上本身有三高或被診斷過頸動脈狹窄、心臟做過繞道手術等,「這時我就要高度懷疑,你腸子血管有產生動脈硬化。」也特別提醒民眾,盡量避免這些高熱量的沾醬。
(封面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