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賣厝阿明
實價登錄2.0已滿一週年,2.0新制主張不動產交易資訊將會更透明、即時以及正確,穩定不動產市場,減少銷售爭議與違規。然而對老百姓而言,是否真有達到政策的目標?是否能改善實價登錄1.0的缺點?
★房價高高掛,你的功課做足了嗎?追蹤【EBC地產王】,免走冤枉路
阿明帶大家一起看實價登錄2.0針對預售屋的3大改革重點,以及有可能發生的隱性問題:
1.預售屋銷售前需由地方主管機關先備查,只要是住宅用途的預售屋,銷售後應於簽訂買賣契約日起30日內,申報成交資訊。
▼目前預售屋銷售應於簽約後30天內申報實價資訊。(圖/東森新聞張琬聆攝)
雖然政策上已要求建案於交易後需於一個月內申報成交價,然而於第一次成交後,中間預售屋若轉手,實價登錄的資料都不必再更新。
相關新聞:「你看到的實價不是實價」預售屋轉手價未揭露 貓膩在這裡
也有部分業者會先以高價登錄後再退戶,拉抬建案行情價格,或是製作AB合約,以假合約登錄。以上取巧的機會,都有可能讓實價登錄不再即時,更有可能混淆民眾視聽。
2.禁止轉售紅單(預售屋購屋買賣預約單)
參觀預售屋後,若有打算想保留某一戶,可和代銷簽購屋預約單,並付款訂金做保留,可有優先購買權;若後悔,則可無條件退訂且拿回訂金,而這項便利,逐漸形成紅單交易弊病。
▼通常參觀預售屋後可以簽訂預約單,保留購買權。(示意圖/東森新聞張琬聆攝)
例如投資客和建商簽訂紅單,待建商建照取得後,再加價轉售做紅單交易,藉此賺取價差,最後成交價格於實價登錄上登錄的就是轉手的高價,藉此哄抬市場價格。甚至有不少建商聲稱售罄,實際上是紅單被投資客洗光,在外溢價轉手。
實價登錄2.0約束紅單交易,若第一手買家將預售屋紅單,轉售予第三人,就算違反紅單不得轉售的規定,若有違反,將按戶處以15萬至100萬元罰鍰。然而此項違規有賴於政府稽查,而且稽查上很困難,第一考驗政府人力,第二是罰鍰對於有心炒作的人來說無法起到威脅效果。因此紅單交易仍有可能持續,若是買賣雙方同意買賣價格,更是難以禁止。
3.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備查
過去太多預售屋合約的爭議,因此實價登錄2.0明定,代銷業者在銷售前,需將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報請地方政府備查。若備查後發現契約不符合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的規定,就會處以罰鍰。這項規定是為了要保障消費者的需求,依照消保法規定,避免消費者簽下不平等的買賣契約。
▼預售屋備查內容包含建材等級等。(示意圖/東森新聞張琬聆攝)
預售屋合約最常出現開工及完工期限任意順延,或是附上的建材另備註「採用同級品」,諸如此類不利消費者的條款,造成後續居多紛爭。實價登錄2.0上線後,消保處也提醒民眾,預售屋因工期長,變動因素大,實價登錄網站有建案備查狀況可查詢,簽訂合約前也要仔細看清楚內容,如有任何不得記載事項,於法律效應來說,就是無效條款。
雖然實價登錄2.0出發點是保障消費者購屋的權益,但種種政策都仰賴政府的稽查,不管是人力或是罰鍰。這1年內,政府行政機關查核,仍查到許多違反規定的案件,這代表還有更多沒有被揭露的違規行為。
今年4月,行政院通過內政部擬定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祭出5大條例,防止炒作與不法牟利行為,其中包含限制預售屋和新成屋轉約換售、買賣預售屋解約建商需申報,並且建立檢舉機制等。民間團體也期待這項修法能盡快通過,避免房市越炒越荒腔走板,小老百姓的居住正義被建商與財團綁架。
▼賣厝阿明認為應盡快通過《平均地權條例》,房市才不會越炒越荒腔走板。(圖/賣厝阿明提供)
阿明提醒大家,購買預售屋一定要停、看、聽,多查詢該建商評價,仔細看所有廣宣上的文字與但書。消費者簽訂合約有5天的契約審閱期,且不用支付訂金,除了仔細閱讀外,有不確定的地方可尋求專業建議。若預售屋買賣中有任何爭議,除了向地方政府機關申訴之外,消保會也有提供服務。
實價登錄2.0已屆滿一週年,有許多問題仍需政府更積極解決,尤其建商聯合投資客利用各種取巧方式哄抬價格,老百姓很難「小蝦米戰勝大鯨魚」。比起實價登錄2.0稽查紅單,禁止紅單交易應該是更為直接且有效的方式。
作者/賣厝阿明 房地產第三方友善知識平台發起人,經營有臉書粉專「賣厝阿明 知識+」、臉書社團「買房知識家」及官方網站「賣厝阿明」,執行長為李國興。著有《一圖秒懂1+2》、《房事Q&A》、《台灣厝買賣文化寶典》、《房事辭典》、《風水世家》、《安心租》、《菜鳥日誌30天》、《阿明誌》。
●以上言論不代表東森新聞立場
(封面示意圖/東森新聞張琬聆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