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關鍵字|東森新聞:新聞在哪 東森就在哪裡

搜尋 法定傳染病 的結果 │ 共找到 224

獨/北市新冠疫情升溫!衛生局籲接種XBB疫苗

特別呼籲市民,建議儘速接種XBB疫苗,降低感染後併發重症及死亡風險。有鑒於近期COVID-19再度反撲,目前COVID-19已降級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也由「確診均通報」改為「併發症「中重症」才須通報」,亦即新冠檢驗成陽性,且出現肺炎需氧氣治療或其他新冠相關併發症因而住院「含急診待床」或死亡,醫事人員才須通報。但近期病例數有明顯上升的跡象,防範COVID-19不容小覷。。暑假旺季即將來臨,不少人都有出國旅遊的計畫,面對國內外的疫情持續升溫,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疾管科科長張惠美特別提醒,出生滿6個月以上之兒童、青少......
06-19 19:00

和首任女友「初體驗」染皰疹他怒問:隱瞞病情可告嗎

避免自己身體過於悶熱,平常作息別差到太誇張就好」、「有抗生殖器皰疹病毒軟膏」、「看中醫有效」根據衛福部疾管署公告,皰疹為台灣第四類法定傳染病,而疱疹並無特別的季節變化,一年四季皆可發生,若是隱瞞病情與他人發生性行為導致疾病傳染,不僅會觸及「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第21條文規定,更會涉及刑法第277條之傷害罪。現代人觀念較為開放,交往後也不免會遇到性慾旺盛的時候,而不管是互約關係,或是和固定伴侶,都應該要先確認好自己和對方是否有染病,並做好防護措施,才能在滿足性慾的同時也保持身體健康。......
06-11 11:44

6歲童跌倒感染「食人菌」險截肢醫:其實很常見

SS」,創下1999年統計以來最高紀錄。台灣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9日則表示,依據疾管署實驗室傳染病自動通報系統「LARS」監測資料顯示,今年第1周至第22周,每周A型鏈球菌檢出件數介於22至36件,和近4年趨勢相當,雖然A型鏈球菌感染不屬法定傳染病,不過疾管署仍會持續對侵襲性鏈球菌感染個案的菌株,進行基因定序。更多CTWANT報導學生撿到手機...主動聯絡「1句話」他怒了:父母怎教的 網一面倒不挺外媒列「亞洲最受喜愛的20個國家」台灣排第2 新加坡日本分列3、4名她花4.5萬高價拍「風情婚紗照」 7年後發現拍......
06-10 11:28

日本爆發A型鏈球菌疫情疾管署:國內監測無異常

毒疾病」疫情趨緩、防疫措施放寬導致人際接觸增加等,都可能影響。國內疫情狀況,曾淑慧表示,A型鏈球菌感染不屬於法定傳染病,但依據疾管署實驗室傳染病自動通報系統「LARS」監測,今年第1週至第22週,每週A型鏈球菌檢出件數介於22至36件,與近4年趨勢相當。除持續監測國際疫情變化,曾淑慧也指出,為及早發現新的致病病原株,疾管署亦將持續針對侵襲性鏈球菌感染個案菌株做基因定序,了解主要病原株致病力與傳播力狀況;目前國內病毒株與疫情都未觀察到異常狀況。疾管署說明,A型鏈球細菌是常見細菌,通常透過飛沫及接觸傳播,好發於......
06-10 08:36

蟲蟲危機!夏天5種蟲超常見牠咬一口恐休克

,症狀為高燒、頭痛等,嚴重的還會休克,在戶外活動時,要記得穿長袖衣物和長褲,並使用防蚊劑避免。對此,衛福部網站也提到,恙蟲病的致病原為恙蟲病立克次體Orientia tsutsugamushi,在世界的地理分布相當廣泛,在台灣是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全年皆有恙蟲病病例發生,歷年通報數自4至5月開始呈現上升,6至7月達高峰,9至10月出現第二波流行,花東及離島地區病例數較多。在臺灣,恙蟲病的病媒主要是地里恙蟎,幼蟲相當微小,肉眼幾乎看不見,會停留於草叢中,伺機攀附到經過的動物或人類身上,潛伏期為6至21天,通常為......
06-08 16:38

幼園師帶「便祕兒」入班竟遭家長控釀傳染腸病毒

老師在凌晨的時候,有跟我講說孩子在肚子痛,「有跟他說」如果你不放心,可以帶過來這樣自行近一點照顧。」雖然勞基法跟幼兒院管理辦法,沒有限制教師帶小孩到校,孩子也不是得法定傳染病,所以可以進入校園,不過這樣的情形,已經引起教育處關注。南投縣府教育處副處長吳美玲:「了解的結果,我們有發現幼兒園他們也都有,進行傳染管制的措施。」教育處也呼籲各級學校,師生出現生病情況,最好還是不要進入到校園,以免出現傳染的情況。......
05-10 18:28

今年首例!母嬰垂直傳染李斯特菌症生菜沙拉疑似為感染源

較無明顯上升,以60歲以上個案為多「占78%」,其中1例為出生未滿1個月的新生兒。。李斯特菌症自2018年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累計病例中,男性病例數略多於女性,並以70歲以上個案為多「占47%」,其次為60歲到70歲「占24%」,另新生兒個案「出生未滿1個月」累計14例,其中出生至發病日日距小於3日「含」者占93%。疾管署指出,李斯特菌普遍存在於泥土、汙水、蔬菜、市售肉品,亦可存在於部分無症狀的人類、哺乳類動物及鳥類腸道,主要經由食用遭污染的食物感染,國內曾於經包裝的即食肉品檢出此菌,另生魚片也是高風險食......
05-07 20:29

中國「百日咳」再現!幼兒發病率高案例逾3萬較例年同期增22倍

年齡偏大的幼兒症狀有時並不典型;小嬰兒的咳嗽則更嚴重,尤其是夜咳。據中國國家疾控局的「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今年1月1日至2月29日,全中國百日咳共有3萬2380例,是去年同期1421例的近22倍,甚至還出現了13人死亡的案例。。有鑑於「百日咳再現」的風險,中國疾控部門目前考慮將提前疫苗接種時間,但如何安排還有待研究。在疫苗維持高接種率的前提下,依舊出現百日咳捲土重來的趨勢;而學界認為這種現象被稱為「百日咳再現」。中國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在最近的一次大會上表示,當前的百日咳防控應當引起重視,而這種不尋常的......
03-29 12:07

米酵菌酸如何預防?營養師曝8大QA一次看

患者檢查期間的發現包括低血壓、心律不整、體溫過高、黃疸、黃疸和四肢僵硬、嗜睡、譫妄、休克、昏迷和死亡。2010年至2020年,中國食源性疾病疫情監測系統共通報19件米酵菌酸「Bongkrek acid」中毒事件。「在中國是法定傳染病」這些通報共導致146例疾病、139例住院、43例死亡,病死率為29.5%。約73.3%的疫情發生在華南和西南地區。自製發酵玉米粉製品、銀耳、地瓜粉和玉米粉製品「果凍」導致更多的早期爆發,而濕米粉和木耳與研究期間的後期米酵菌酸爆發有關。研究發現米酵菌酸爆發最常發生在家裡「79.0......
03-29 10:21

日本首例!蜱媒病毒爆「人傳人」 20歲醫師染疫

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官網介紹,「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是一種新興急性傳染病,主要經由蜱蟲叮咬感染,被疾管署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少數重症患者則可能死亡,致死率約515%。中國、韓國及日本也有確定病例,且中、韓均曾報導醫護人員於照顧病患時,因未採行正確的防護措施及未穿著或配戴適當防護裝備,直接接觸病患的血液、體液或呼吸道飛沫顆粒等而導致感染的事件。「封面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中央社」......
03-20 12:32

出國旅遊當心!日本爆A型鏈球菌重症恐致休克

示,已經掌握日本東京都傳染病相關資訊,暫無發布旅遊警示規畫。。羅一鈞表示,A型鏈球菌咽喉炎並非台灣法定傳染病,根據定點醫師回報結果來看,台灣目前沒有增加通報趨勢。而依據日本東京都傳染病資訊中心的周報資訊,2023 49周為高峰,東京都500家定點診所跟醫院有1631人感染,而第50周減少到1579人,顯示最嚴重的時間已過。。A型鏈球菌是兒童常見的細菌感染症,好發於3至15歲的兒童,一般藉由飛沫或接觸傳染,潛伏期約1-5天不等。羅一鈞說,臨床症狀包括發燒、化膿性扁桃腺炎、草莓舌、摸起來如砂紙般粗糙的皮疹,後期......
12-30 11:40

4天兵滴醋偽造「快篩2條線」爽放隔離假下場慘了

」爽放隔離假下場慘了。根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規定,感染法定傳染病COVID-19的確診者需要居家隔離,今年初台南吳、劉及王姓男子及高雄吳姓男子4人,便將工業醋滴入COVID-19快速篩檢試劑中,造成試劑出現偽陽性反應後,向連隊申請了長達7天的假。事情曝光後,4人意圖免除職役詐偽罪均判1年,其中1人因另案服刑,其他3人則獲緩刑。根據判決書指出,吳、劉、王和吳男4人在今年1月和2月間,都在陸軍步兵第203旅3營2連,軍銜都是一兵。當時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規範,如因感染法定傳染病COVID-19,且經篩檢陽性確診者,......
10-08 16:08

莫德納XBB.1.5疫苗EUA通過9月底前可望開打

驗封緘,9月底前有望開打。台灣在今年5月1日將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由第5類法定傳染病改為第4類、指揮中心同步解編,但疫情仍持續。根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統計,近4週監測總計,本土檢出病毒株XBB為主流株、占99%。。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天召開專家會議,審查莫德納公司COVID-19最新一代XBB.1.5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食藥署副署長陳惠芳傍晚接受媒體電訪表示,會中通過核准莫德納XBB.1.5疫苗專案輸入,適用於6個月以上兒童、青少年及成人的主動免疫接種。。目前食藥署已收到檢測品......
09-13 19:34

獨/登革熱出現隔天就噴藥民眾怨「時間太逼人」

說。電訪框高市衛生局副局長潘炤穎「登革熱是法定第二類傳染病,也是急性的蚊媒傳染病,依告示SOP通知到噴藥時間,一定會有一天以上的間隔。」高市衛生局強調登革熱是法定傳染病,蚊子傳播力快速才需要立刻噴藥清消,不便之處只能請民眾多多包容配合。......
07-12 08:39

台灣首例兒童猴痘!北部4歲男童發燒出疹住院治療中

作,同時再次評估是否有高風險接觸者,需接受猴痘暴露後預防接種。我國自去年6月23日將Mpox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截至今日累計確診149例病例「137例本土及12例境外移入」。。疾管署提醒,猴痘可以透過密切接觸確定個案的皮疹、瘡痂、體液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傳染,例如:與猴痘患者進行擁抱、按摩和親吻,以及長時間的面對面接觸等,經由接觸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損傷的皮膚或黏膜或被污染物品而感染。感染猴痘的症狀包括可能會在身體的任何部位出現皮疹,例如生殖器、肛門、手、腳、胸部、面部或嘴巴等處。在病灶癒合之前,皮疹會經歷幾......
06-07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