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蟲危機!夏天5種蟲超常見 牠咬一口恐休克

聽新聞
夏天要小心蚊蟲叮咬。(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夏天要小心蚊蟲叮咬。(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近日恰逢端午連假,是個全家人一同出遊的好機會,但也正值夏日,蚊蟲越來越多,重症科醫師黃軒提醒,享受節日的同時也要做好防蚊措施,保護自己和家人免受蚊蟲的侵擾。

黃軒在臉書指出,因為天氣越來越熱,端午節的到來也伴隨「蟲蟲危機」,郊遊過程中自然會增加了被蟲蟲咬傷的風險,最常見的類型有5種,嚴重可能會引發休克。

5大常見蟲蟲

1.蚊子(mosquitoes)

黃軒提到,隨著天氣變熱,蚊子也開始繁殖,若被叮咬可能引起皮膚紅腫癢,甚至有些人會有過敏反應。最重要的是,要注意環境清潔和個人防護,記得穿長袖衣物、使用防蚊液預防。

2.小黑蚊(Lasiohelea)

還有比蚊子更小的小黑蚊,若被叮咬常常會造成劇癢,通常在露出的小腿或手肘上,記得穿著適當的衣物,戶外活動時,使用防蚊產品。

3.跳蚤(flea)

跳蚤一叮咬,會在皮膚上形成紅色凸起的小疹子,多顆的時候會成一直線或一圈,記得要保持寵物和家中清潔、遠離雜草和灌木叢。

4.禽蟎(bird mites)

禽蟎通常是與鳥類接觸後才會傳染,叮咬會造成紅腫癢。記得避免接觸鳥類、努力清潔鳥窩。

5.恙蟲(chigger)

恙蟲叮咬會造成劇癢,並可能引起恙蟲病,症狀為高燒、頭痛等,嚴重的還會休克,在戶外活動時,要記得穿長袖衣物和長褲,並使用防蚊劑避免。

對此,衛福部網站也提到,恙蟲病的致病原為恙蟲病立克次體Orientia tsutsugamushi,在世界的地理分布相當廣泛,在台灣是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全年皆有恙蟲病病例發生,歷年通報數自4至5月開始呈現上升,6至7月達高峰,9至10月出現第二波流行,花東及離島地區病例數較多。

在臺灣,恙蟲病的病媒主要是地里恙蟎,幼蟲相當微小,肉眼幾乎看不見,會停留於草叢中,伺機攀附到經過的動物或人類身上,潛伏期為6至21天,通常為9至12天,猝發且持續性高燒、頭痛、背痛、惡寒、盜汗、淋巴結腫大、恙蟎叮咬處出現無痛性的焦痂(eschar)、一週後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有時會併發肺炎或肝功能異常。在沒有經過適當治療的病患中,死亡率可高達60%。

黃軒提醒5大避免準則

1.避免草叢和灌木:

盡量不要在草地或灌木叢中停留,特別是那些未經修剪的地方。

2.穿著適當:

穿長袖衣服和長褲,並把褲腿塞進襪子裡,這樣可以減少皮膚暴露的機會。

3.使用防蟲劑:

在裸露的皮膚上噴灑含有避蚊胺(N-二乙基甲酰胺 ,DEET)的驅蟲劑,並在衣物上噴灑含氯菊酯的驅蟲劑。

4.顏色選擇:

穿著淺色衣服,這樣更容易發現附在身上的蟲蟲出現。

5.檢查身體:

從戶外回來後,仔細檢查身體,特別是腋下、腹股溝、腳踝等容易被忽視的部位。

端午節 蚊蟲 醫師 黃軒 休克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朝野開戰Live/防選罷法三讀!綠委破窗佔立法院議場

朝野開戰Live/防選罷法三讀!綠委破窗佔立法院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