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綜合症」:「味精」真的有害健康,抑或只是種族歧視?

聽新聞
▲(圖/Getty Images)

日本味之素(Ajinomoto)公司在西方算不上家喻戶曉,但是它出產的一種產品——味精——卻在西方有著不好的名聲。

味精(monosodium glutamate)在西方一般被簡稱作「MSG」,這種在食物中調出香味的調味料常常令西方人聯想到油膩的食物和進食後出現的頭痛。

現在,味之素發起了一場宣傳,試圖挽回味精的名聲。它針對的目標很特別——是一本叫「韋氏詞典」(Merriam-Webster's Dictionary)的工具書。

該詞典的出版商被要求修改詞典中「中國餐館症候群(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的詞條。

味之素公司稱,該詞典的對這個詞條的解釋帶有種族歧視,並且沒有科學根據,不公正地醜化了味精的形象。

宣傳片段當中請來了一眾亞裔美國明星,聲稱「MSG是美味的」,並要求修改詞條。這一番努力已經令出版商表示,會對此進行考慮。

「中國餐館症候群」是什麼?

在韋氏詞典裏,這個有爭議的詞條就夾在「Chinese red(中國紅)」和「Chinese rose(月季)」中間,詞典對它的定義是:

「易感人群在進入重味精的食物,尤其是中餐之後可能出現的一系列症狀(比如頸脖、手臂和背部麻痺,伴隨頭痛、頭暈和心跳等)。」

它最早出現在這部工具書的時間是1993年,但是在此前的幾十年,它就已經進入美國人的常用語匯當中。

該詞的詞源可以追溯到1968年一封出現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信,信中聲稱中國食物誘發疾病。

該信件後來被發現是一場惡作劇,但是這個傳聞卻以訛傳訛地保留了下來。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批准食用味精已經很長時間了,而各種研究也沒有顯示這種物質會引發所謂的「綜合症」。

味精中的科學

這種調味劑的原理是讓MSG的分子與舌頭上感受谷氨酸鈉的受體接觸。

谷氨酸鈉是一種復合物,天然地存在於從人奶到帕馬森奶酪等等食物當中。

味精的發明者、日本化學家池田菊苗在1909年取得了專利權。他將這種不可言喻的味道稱作「umami(鮮味)」,類似於五味當中的鹹味。

有關MSG會帶來不良反應的民間說法從20世紀中期開始就已經傳開,但是並沒有研究發現任何公認的有害機制。

2019年《食品科學與安全》(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期刊中的一份科學文獻評論確認,將MSG與任何疾病關聯是沒有根據的。

「種族歧視」才令人頭疼

喜劇演員兼廚師黃頤銘(Eddie Huang)和電視主持人麥珍妮(Jeannie Mai)均被邀請參加了這場對MSG的宣傳。

 

 


「你知道是什麼才令我頭疼嗎?是種族歧視,」麥珍妮在片段中說。

這次宣傳的主題配合了一場更大的推廣異國風味食品的宣傳。黃頤銘在當中表示,一些異國風味料理被不公平地看作是比歐洲菜低一等。

出版商梅裏亞姆-韋伯斯特公司(Merriam-Webster)已經表示,將會考慮修改「中國餐廳綜合症」的詞條。最近被從詞典中剔除的詞匯包括意指冒牌衝浪運動員的「hodad」,以及表示船隻在水上倒退而行的「Sternforemost」等等。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餐綜合症 味精 日本 味之素 種族歧視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12強東京巨蛋爭金】11/22(五) 中華VS美國  精彩賽事請看東森新聞

【12強東京巨蛋爭金】11/22(五) 中華VS美國 精彩賽事請看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