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大多患者都吃過粿條或河粉,加上驗出了「米酵菌酸」毒素,讓不少民眾不敢吃米製品。不過農業部跟台大毒理學研究所教授都說明米酵菌酸跟「米」無關,綠色消費者基金會也跳出來呼籲不要讓米背黑鍋,影響到農民。
★延伸閱讀★寶林「幕後元凶」出現方式很離奇 專業醫:有下毒可能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驗出罕見的米酵菌酸,加上患者都吃過粿條或河粉,不少民眾對米感到恐慌,但事實上這毒素可能跟米根本無關,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粿條)主要的成分是玉米澱粉,這個(原料)都是進口的,進口的過程中會造成它本身的變質,很多(農民)想說在群組裡面都有討論,因為這個(事件),對他們來講會是一個滿重的打擊。」
農民擔心米背了黑鍋,讓大眾不敢吃純米食,而米酵菌酸為唐菖蒲伯克氏菌產生,農業部農糧署也表示米酵菌酸為譯名,名稱跟米沒有直接相關,農試所更指出台灣早就有唐菖蒲伯克氏菌,但它有許多病原型,分泌米酵菌酸的只有椰毒亞型原本台灣沒有,過去只在中國、印尼、莫三比克被發現過,並只能透過食物傳播,沒有感染植物的案例,強調台灣農產品安全無虞,台大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唐菖蒲伯克氏菌在)椰子,它的果肉、果漿,含有富含油酸的玉蜀黍玉米,有人提到木耳、銀耳等等,因為是富含比較多的油酸,又在潮濕溫暖的環境之下,它的PH值就讓它分泌出來了。」
★延伸閱讀★獨家/客自述吃「咖哩仁當」不適!寶林中毒案謎團多
姜至剛說明沒有在純米中發現,建議米酵菌酸應更名為椰黍酵菌酸或其他名字,另外有醫師指出這毒素要達致命條件需要天時地利,在適合的溫度以及酸鹼值環境,大約2天繁殖,才可能危害性命,而這次食物中毒案件是否就是跟食材保存不當有關,還要調查。
(封面圖/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