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要喝多少水才有助於減重?專家表示,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比起水量,反而是喝水的時機比較重要,提醒民眾可以掌握3個時間點,千萬別等到感覺口渴才喝水,因為屆時就代表身體真的缺水了。
▼民眾可以掌握喝水3個時機,千萬別等到口渴才喝水。(示意圖/Pixabay)
臉書粉專「我的百公斤生活-義大減重中心」發文指出,不少人都好奇「一天要喝多少水才有助於減重?」但是答案可能讓外界大吃一驚,因為其實沒有正確答案,身體對於水份是有調節機制的,喝水的時機相當重要,要避免真的口渴時才喝水,因為這表示身體處於缺水的狀態;至於喝水頻率也是一大關鍵,不是一口氣卯起來喝1公升以上的水,而是應該平均分散在生活當中,「隨時都可以喝到水,每次喝多少就看你自己,覺得不渴了就停止,也就是『渴了就喝』。」
該粉專提到,除非是有慢性疾病需要調控水分,或是長輩的口渴中樞不靈敏,不然一般人不需要連喝多少水都按表操課。此外,除了水喝太少之外,一般人還喝進太多不必要的熱量導致發胖,雖然喝茶、喝湯、咖啡都有補充水分的效果,但不少人都太依賴有味道(跟熱量)的液體作為水分補充,「能刪除這些熱量,不就先瘦一圈了嗎?」▼專家表示,身體對於水份是有調節機制的。(示意圖/Pixabay)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建議,成人每日應飲用6至8杯240c.c.的水,國小學童每日則應至少飲用1500c.c.的水,分次小口慢慢喝,並隨著當日安排的活動行程、環境而適度調整,也提醒民眾若處於高溫環境時,要多補充水分,如患有疾病建議諮詢醫師喝水量。另外,還可以掌握3個喝水時機:
1.起床一杯水:
身體一整晚都沒攝取水分,起床後小口分次慢慢喝一杯300至500 c.c.的溫開水,促進腸胃蠕動、防止便秘。
2.用餐前後配杯水:
無論是在家或在外用餐,桌上準備一杯300至500c.c.的水,餐前或餐後至少半小時分次慢慢喝,取代含糖飲料,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
3.外出要帶水:
準備500c.c.以上的水壺,外出運動時隨身攜帶隨時補充水分,增加運動時的血液循環,並避免脫水的發生。
▼外出時要隨時補充水分。(示意圖/Pixabay)
而民眾若覺得喝白開水沒味道,國民健康署則建議,可在開水中添加少許檸檬片、各種新鮮水果切片等,或加入茶葉泡製冷泡茶。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養成每天喝至少1500c.c.開水的好習慣,別等到口渴才喝,且分多次喝、慢慢喝,喝得太急或一次喝太多,反而會造成身體不適。
可以從尿液顏色判斷今天水是否喝夠了,國民健康署說明,正常情況之下尿液多呈現透明狀,顏色由淡黃色到黃褐色,尿液的顏色會隨著食物、藥物、維生素以及疾病的影響而有所不同,民眾可透過尿液顏色來觀察身體狀況。
1.透明無色:
體內水分可能過多,不需要補充水分。
2.透明黃色(淺黃色):
體內水分充足,可正常補充水分。
3.黃色:
可能有一段時間未補充水分或有持續出汗之情形,需要持續補充水分。
4.烏龍茶色:
身體可能已出現缺水狀態,要立即補充水分。
5.濃茶色:
可能已1至2天完全沒有水分攝取,此時喝水可能對於腸胃吸收速度已經太慢,建議尋求醫療協助。
(封面示意圖/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