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關鍵字|東森新聞:新聞在哪 東森就在哪裡

搜尋 發病率 的結果 │ 共找到 151

醫起看/阿伯乳頭一直硬!經檢查發現是「男性乳癌」

為是醫師「講錯科名」,最終,在轉診後確定阿伯是罹患男性乳癌。。醫師在貼文中還提到,男性乳癌的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尤其在60歲以上的男性中較為常見,除了年齡,高風險因素還包括家族病史、BRCA基因突變、雌性荷爾蒙異常增加以及罕見的克萊恩費爾特氏症候群「Klinefelter Syndrome」等,有許多醫師指出,這些男性若能及早發現異常徵兆,可大幅提升治療效果與存活率。醫師強調,男性應特別注意乳房健康狀況,若出現以下症狀,建議立即就醫檢查:1.乳房硬塊:通常無痛、位於乳頭下方且持續存在。2.乳頭異常變化:......
10-29 21:14

50萬分之一的機率!中國1歲男童腹部莫名腫脹 檢查後竟是「小寶寶」

部以及尚未發育完全的頭部。主刀醫生閻大益主任解釋,這其實是寄生胎,也稱為胎中胎,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疾病,發病率約為新生兒的50萬分之一。據了解,寄生胎是指在本應發育為雙胞胎或多胞胎的情況下,只有一個胚胎正常發育,另一個發育異常的「較小的」胎兒被包裹進發育正常的「較大的」胎兒體內。寄生胎與寄主是孿生兄弟或姐妹,但由於發育不完全,無法獨立生存,需要依賴寄主提供營養。杜軒軒體內的胚胎屬於內生性寄生胎,發生率極低。報導中也提到,寄生胎大多在出生後一年內被發現,目前文獻記載的最大年齡為60歲。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患兒體......
09-22 09:50

肺炎黴漿菌感染「年齡擴展」醫示警2類人要小心

新冠疫情期間,由於採取了嚴格的防疫措施,如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各類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顯著下降。然而隨著防疫措施的放鬆,許多呼吸道疾病捲土重來,其中就包括黴漿菌感染。。根據衛福部記載,肺炎黴漿菌「Mycoplasma pneumoniae」是一種非典型的細菌,透過飛沫傳播,常造成呼吸道的輕微感染,亦為社區性肺炎常見的致病菌之一。因其造成的肺炎和一般的肺炎不一樣,通常症狀較輕微,所以又稱為「會走路的肺炎」「walking pneumonia」。吳宗儒指出,自2022年下半年起,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黴漿菌感染......
08-25 17:39

長期筋骨痠痛成難纏文明病蔡凱宙醫師:喚醒自癒力才能成為肌優骨

骨質疏鬆:隨著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骨質疏鬆症已成為日益嚴重的健康問題。根據統計,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約有14.1%罹患此病,而女性的發病率高於男性。骨質疏鬆不僅增加骨折風險,還可能導致長期臥床,影響生活品質。預防骨質疏鬆的關鍵在於均衡飲食和適當運動。蔡凱宙醫師建議,應攝取足夠的鈣質和維生素D,並進行如步行、舉重等荷重運動,以增強骨密度。此外,定期檢查骨密度,及早發現問題,對於降低骨折風險至關重要。3.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是一種常見的足部疾病,主要表現為足底疼痛,尤其在早晨起床或長時間靜止後活動時更為明顯......
08-20 11:57

男性更易罹癌「30年內死亡率增93%」重症醫揭4原因

、肝癌和食道癌等多種癌症的主要因素。第二為高風險職業暴露,男性更可能從事如建築、化工、採礦等高風險職業,接觸致癌物質如石棉和苯,增加罹癌風險;第三為生物學差異,生物學因素使男性更容易罹患某些癌症,如前列腺癌。此外,肺癌在男性中的發病率也高於女性,這可能與荷爾蒙、基因等差異有關;第四為醫療資源使用差異,男性在健康檢查和就醫方面較女性更少、更不主動,導致疾病未能早期診斷和治療,進而增加癌症發生和死亡的風險。黃軒也提到,以研究人員的發現,與2022年一樣,預計到2050年,「肺癌」,也再將成為男性癌症和癌症死亡的......
08-19 09:47

跟朋友「天天吃排骨飯」只有他得大腸癌醫揭染病真相

險有關,表示現代人作息不規律,長時間久坐、缺乏運動,加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使得大腸癌的發病率不斷攀升,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劉博仁表示,即使沒有罹患癌症的人,透過抽血檢測,仍可能發現微量癌細胞,表示「我們每天都會有一些癌細胞產生,但為什麼有些人沒事,有些人卻會罹癌?這與個人免疫力、壓力、運動習慣等因素密切相關」。劉博仁接著分享一名個案,有位35歲男子,日常飲食缺乏營養,且工作壓力大常常加班,運動時間極少,又常吃排骨便當、燒烤等食物,蔬果攝取量不多,有天出現血便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是大腸癌末期,併發肝臟轉移。男子......
08-18 21:04

曾國城患「1疾病」逾20年醫曝飲食5大地雷

,盡可能讓生活和工作平衡,為了健康減少工作,減輕壓力。。報導中指出,腸躁症又稱大腸激躁症,多發於20至50歲的成年人,尤其女性,發病率為男性的兩倍。腸躁症是一種功能性腸道疾病,因心理影響生理,造成腸道蠕動失調,長期處於高壓、焦慮狀態的人較易得病。醫師舉出引發腸躁症的因素,包括:腸道菌叢的平衡、腸道神經系統的敏感性、飲食狀況、生活方式和心理壓力等等。而腸躁症的症狀包括:腹脹、腹鳴、腹瀉、便祕、腹痛、大便有黏液、解便時感覺未完全排乾淨等腸道症狀,也可能出現非腸道的症狀,例如頭痛、頭暈、倦怠、泌尿道不適等等。張書......
08-16 15:43

近9成50歲以上!醫揭攝護腺癌3警訊千萬要注意

高雄左營三民鳳山疝氣包皮攝護腺結石性功能專科」中發文表示,攝護腺癌是男性中發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特別是在老年男性中尤為普遍。據統計,有近九成的患者,其年齡均在五十歲以上。因此,王建勝呼籲,進行定期的攝護腺篩檢很重要,尤其是PSA血液檢測,對於及早發現潛在問題至關重要。。王建勝也指出,由於攝護腺癌在發病期時,少有明顯症狀,「許多患者常常因「無感」,而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不過,王建勝也表示,仍是有一些跡象,可以幫助識別潛在風險,「包括尿頻、排尿困難、尿液異常等」,若發現自身有這些變化,請儘早諮詢醫療專業人員。......
07-02 10:21

女子旅行中40小時沒換衛生棉醫一看「下面」驚呆

生率並不低,許多女性都曾經經歷過。「這個病在育齡期婦女間頗為常見」,醫生表示,正常情況下,巴氏腺的腺體「隱藏得很深」,並不能觸及,因此,自行用手便能觸及腫塊時,就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查看具體情況。醫生表示,近年來巴氏腺囊腫發病率有所上升,臨床表現為大陰唇腫脹、疼痛、灼熱感,行走不便,嚴重時導致大小便困難,坐立不安等,會給生活帶來極大困擾,而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大大降低發病率,要勤洗澡、換內褲,經期勤換衛生棉,儘量選擇透氣面料衣物。更多CTWANT報導台上表演走音又忘詞 楊丞琳出席綜藝節目慘遭淘汰新店男高中生......
05-18 10:23

她疲倦到連走樓梯都困難一檢查竟是「急性血癌」

療有望達成完全緩解療有望達成完全緩解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秘書長、暨臺大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黃泰中醫師說明,每年台灣約有300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新發個案,且觀察到兒童發病率確實高於成人。然而,成人無論是否具有費城染色體等基因突變,其治療難度都相對較大、容易發生復發。「患者發病後,淋巴系統與骨髓會製造出過量且不成熟的淋巴細胞,這些多而無用的淋巴細胞會壓迫正常血球、淋巴細胞的生成空間,進而衝擊身體機能!」黃泰中醫師指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發病後惡化速度可能非常快速,曾有個案幾天前做完健檢確認血球指標正常,沒想到就診時......
03-31 20:00

中國「百日咳」再現!幼兒發病率高案例逾3萬較例年同期增22倍

中國「百日咳」再現!幼兒發病率高案例逾3萬較例年同期增22倍 ... 中國「百日咳」再現!幼兒發病率高案例逾3萬較例年同期增22倍。近日流行性病毒嚴重,就連中國大陸境內的呼吸道傳染病也沒有間斷,近日「百日咳」更出現了捲土重來的趨勢;根據官方統計,光是2個月案例就累積高達3萬例,這數據更是2023年同期的22倍,因此當局就考慮將疫苗接種時間提前安排。根據陸媒報導,自今年春天開始,百日咳似乎捲土重來,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臨床上出現的幼兒患者也明顯增多,就診的患者中,年齡偏大的幼兒症狀有時並不典型;小嬰兒的咳嗽則更......
03-29 12:07

聚焦真相/麻疹疫苗缺貨疫情擴散當心群聚感染

,你都有可能被他傳染到。」過去在民國42-50年間,麻疹是兒童最常見的傳染疾病「超過99%的人都會被感染」。不但常佔5歲以下兒童十大死因之一,發病率和死亡率也都曾位居榜首,尤其是它對孩童及胎兒具有極大殺傷力。小兒科診所院長車參薇表示:「「孕婦」接近生產這一段時間的話,他的孩子出生以後,他以後得到這個所謂的亞急性全腦炎的機率高、很多,那這件事情就比較危險。」然而事隔多年,麻疹又在世界各國爆發,現在更入侵台灣本土,讓不少家長憂心忡忡。孩童家長Mandy表示:「比較擔心應該是他「指著寶寶」,因為他還沒有打過麻疹疫......
03-27 06:00

25歲女長期經痛「腹吐黑水」竟是吸血鬼病

不到半小時,尿液就呈現出了醬油色。通過基因檢測進一步確診,女子確診患有罕見疾病卟啉病,這種疾病的發病率僅為五萬分之一。在醫學上,該病也被稱為血紫質病,有些人還稱之為「吸血鬼病」。。醫師說明,許多患者常見的症狀包括嚴重的經前期腹痛,經期結束後症狀也隨之減輕;皮膚對光敏感也是常見的現象之一,暴露在日光下幾分鐘後便會出現瘙癢、灼熱和疼痛感,甚至可能形成水泡。有些患者還可能伴隨著神經系統問題,甚至肝臟損傷,長期患有卟啉症還可能引發肝細胞癌。經過對症治療後,這位女性的病情得到了緩解,長期困擾她的經期腹痛終於消失。EBC東......
03-26 23:41

年輕人罹癌率上升!重症醫曝「10大警訊」:持久的疲勞感也中

後,引發了一場關於癌症的廣泛討論,特別是關注50歲以下年輕人,為何癌症發病率顯著上升。對此,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也曾發文指出,確實「年輕就罹癌的人變多了」,這恐與抽菸、喝酒、喝含糖飲料、環境汙染、腸道菌群問題、肥胖以及熬夜等因素有關。如今他又列出罹癌的「10大警訊」幫助大家提早發現病情,同時也提醒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是降低罹癌的有效方法。黃軒今「25日」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Dr. Ooi Hean」發文指出,在凱特王妃病情公開後,英國專家們開始探討,為何近年來50歲以下的罹癌患者數有如此明顯的增加,尤其是那些通......
03-25 15:55

常忘東忘西?「5種NG食物」曝起司、紅肉都上榜

麥得飲食的評分結果,腦部相當於年輕7.5歲。。營養師進一步說明,其他研究也發現,麥得飲食可降低阿茲海默症發病率,具體作法是多吃10種大腦健康食物,如綠葉蔬菜、其他蔬菜、堅果、莓果、豆類、全穀物、海鮮、禽肉、橄欖油和葡萄酒,同時少吃5種傷腦食物如紅肉、人造奶油、起司、糕點糖果以及油炸食物。詳細建議如下:全穀3份天:糙米、黑米、燕麥、黎麥「1份13碗」。蔬菜2拳頭天,其中1拳頭為綠葉蔬菜:山茼蒿、菠菜、地瓜葉等。莓果2份週:草莓10-16顆份、藍莓市售一小盒份、桑葚20-30顆份。豆類3份/週:豆腐、豆干、黑豆......
03-11 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