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關鍵字|東森新聞:新聞在哪 東森就在哪裡

搜尋 慢性發炎 的結果 │ 共找到 146

10歲童張口呼吸打呼超大聲醫檢查見「2顆貢丸」

顆扁桃腺目測長都有3.5公分,兩個加起來最長徑超過7公分,塞在一個10歲小朋友的喉嚨裡,慢性發炎導致結石堆積,也會積累大量分泌物和臭味。。黃健祐指出,這種情況就是臨床就可以直接診斷,直接安排住院的典型小兒睡眼呼吸中止的案例。男童的手術過程需要需要住院三個晚上,第一天是術前檢查,第二天手術後休息一晚,觀察都沒什麼事,再隔天就可以出院了。黃健祐解釋,手術單以喉嚨的部分大約就是20-30分鐘,可以兩邊的扁桃腺順順的拿下來,順便連扁桃腺結石都一起清理乾淨。手術後會用冰水或生長因子敷料覆蓋,接續處理其他部位如腺樣體和......
10-22 23:20

醫起看/40歲男每晚「必喝1飲品」胃驚見5爛洞!

胃潰瘍的5大原因,第一、藥物引起:如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阿司匹靈等;第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7成的胃潰瘍是因為胃有幽門桿菌,長期感染造成慢性發炎引起;第三、心情壓力:胃酸分泌是受到自律神經的調控,自律神經又會受到情緒的影響,如果整天「搞操煩」鬱鬱寡歡,很容易有胃病;第四、抽菸:抽菸不會增加胃酸分泌,但是會讓胃黏膜的血液循環變差,喪失自我修復和保護的功能,胃潰瘍也會不容易愈合;第五、飲食不當:長期喝咖啡、茶、酒和柑橘類的飲料、刺激性調味、重口味食物都會傷胃。更多CTWANT報導內湖3死車禍新視角畫面曝光!......
10-18 14:23

醫起看/上班族久坐4隱憂「加速癌症」醫:運動難抵銷傷害

臟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3.骨骼肌肉問題:長時間保持靜止姿勢容易導致肌肉僵硬,並引發腰背疼痛等骨骼問題。4.慢性發炎與重大疾病:研究顯示,久坐與慢性發炎密切相關,可能會加速癌症等疾病的發展。久坐除了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負擔外,但上班族仍無法避免久坐。因此李思賢也建議上班族,辦公時每30到60分鐘就起來伸展、走動一下,促進血液循環、並規劃下班後固定運動時間;同時也提醒道,民眾可以盡量在通勤、生活中盡量多步行、站立、爬樓梯,以此削減久坐對身體造成的負擔。李思賢呼籲民眾,以上方法雖然能改善久坐帶來的健康隱患,但......
09-20 14:28

秋冬減重困難?中醫推薦玫瑰果輕鬆對抗頑固脂肪!

肪的分解。這使得玫瑰果成為天然的脂肪燃燒劑,有助於降低體脂含量,減少脂肪囤積。玫瑰果中的抗氧化劑不僅能對抗自由基,還能減少體內的發炎反應。慢性發炎與體重增加密切相關,因為體內的炎症可能會阻礙新陳代謝,導致脂肪更容易囤積。促進身體的健康代謝,進而幫助減肥。消化系統的健康對於減肥成敗至關重要。玫瑰果中的膳食纖維能幫助促進腸胃蠕動,改善消化功能,預防便秘。此外,玫瑰果所含的有機酸也能幫助身體排出多餘廢物,清理腸道,讓消化系統保持暢通,從而提升減重效率。秋冬減肥並非不可能的任務,選擇適當的飲食搭配,如玫瑰果等富含抗......
09-20 11:21

他耳朵清乾淨慘了!小蟑螂直闖最深處醫曝處理步驟

聶子夾取出來,至於不少人會找專業美容院清潔耳朵,黃士倫認為,可能會因為掏挖耳屎器械不潔,造成耳黴感染,或因常挖外耳道,造成外耳慢性發炎等後遺症,因此也不推薦找專業美容院挖耳屎。。......
08-18 14:17

35歲OL頻尿不敢喝水「腎功能惡化」醫建議多吃「1蔬果」3個月就改善

祥建議她可以多吃洋蔥,以及其他五顏六色的蔬果,果然改變飲食3個月後就改善OL膀胱慢性發炎的狀況。洪永祥近期在「健康好生活」節目中分享自己經手的個案,表示有一名35歲的OL沒有糖尿病、高血壓的困擾,但因為患有膀胱過動症,一喝水就想上廁所,導致她不敢喝太多水,結果造成泌尿道感染。。洪永祥解釋,一般人的膀胱蓄尿約300至400毫升時開始收縮,會感到想尿尿,但膀胱過動症患者因泌尿系統老化,蓄尿量可能只達到100毫升就想尿,但如果因此不敢多喝水,腎功能會進一步惡化。雖然OL泌尿道感染的情況在吃了抗生素後有所好轉,但頻......
08-12 18:15

公司健檢1數值「連3年紅字」 40歲男不理慘中風

仁在「小宇宙大爆發」節目中表示,急性發炎通常會引起明顯不適,因此患者會立即就醫求助,然而慢性發炎病灶,和疼痛感不明顯的話,就容易被患者忽視,因此平常也可以通過健檢報告,來檢測身體是否存在慢性發炎。他也解釋說,慢性發炎最容易辨識的就是三高,即高血脂、高血壓和高血糖,可通過檢測血脂、血壓「收縮壓和舒張壓」和血糖「飯前血糖和糖化血色素」來判斷身體狀況。。此外,劉博仁特別提醒,白血球數值、CRP「C反應性蛋白」和ESR「紅血球沉降速率」這三個數字也非常重要,白血球數值通常為5000至10000,數值升高意味著身體正......
07-21 22:39

射出來痛爆!六旬翁罹2病醫示警:75%中年男都有

道的壓迫造成。可能的症狀攝護腺鈣化可能的症狀如:陰莖根部或遠端尿道,不舒服有異物感,下腹部、會陰部、陰莖或陰囊脹痛、射精疼痛、血精,甚至性功能障礙及精液檢驗值異常...等。形成的原因攝護腺慢性發炎攝護腺管路阻塞解尿不順,尿液逆流攝護腺肥大如何治療?1.若是無症狀,可以觀察就好,不需要有特別的治療。2.若結石合併嚴重下泌尿道症狀,可以考慮:藥物治療、低能量震波治療。3.以上治療效果不好,最後考慮攝護腺刮除手術。......
07-11 18:05

上廁所見血!工程師當痔瘡慘了「半年離世」醫狂嘆氣

瀉加上絞痛,原本只有白天或高壓下才出現的腸躁症、腹痛、腹瀉,變成連晚上睡覺或放假時都會發生。5.糞便中持續出現粘膜、變細、甚至有油脂浮在水面,且越來越嚴重。6.出現缺鐵性貧血;但若是已停經或月經量不多的女性,或非泌尿道出血、內出血、慢性發炎等問題的男性,請考慮檢測是否為腸胃道出血,或幽門螺旋桿菌造成之缺鐵性貧血。除了年輕化,有些人身體明明很健康,也不菸不酒,為什麼還會有息肉或大腸癌?對此,吳宗勤以周天成為例,表示罹不罹癌「仍然要看天意」,呼籲民眾把握「不要拖」的原則,才能盡量避開患病的風險。......
07-07 22:45

余祥銓出事了!3顆腺瘤恐變大腸癌最新病況曝光

生。5.糞便中持續出現粘膜、變細、甚至有油脂浮在水面,且越來越嚴重。6.出現缺鐵性貧血;但若是已停經或月經量不多的女性,或非泌尿道出血、內出血、慢性發炎等問題的男性,請考慮檢測是否為腸胃道出血,或幽門螺旋桿菌造成之缺鐵性貧血。除了年輕化,有些人身體明明很健康,也不菸不酒,為什麼還會有息肉或大腸癌?對此,吳宗勤以我國羽球一哥周天成為例,表示罹不罹癌「仍然要看天意」,呼籲民眾把握「不要拖」的原則,才能盡量避開患病的風險。......
06-14 22:03

魚油型態霧煞煞?營養師教你從「這裡」來挑選

脂肪酸omega3,體內omega6與omega3維持平衡比例,有助於降低發炎反應的發生。若omega6過多導致失衡,造成身體的慢性發炎,引發起不同的慢性疾病,包含心肌梗塞、胰島素抗性、肥胖、哮喘、抑鬱,甚至中風、癌症等。而omega3最重要的營養素就是EPA和DHA,也是魚油產品的核心成分,可改善三酸甘油酯,具有清理血管、降低血脂能力,所以有「血管清道夫」之稱,有助於促進人體新陳代謝,調節生理機能,可支持健康的情緒。李立慈表示,魚油不為人知的秘密,除了挑選魚油omega3濃度比例外,「rTG型態」也是重要......
05-17 18:10

50歲OL長期忍便檢查後已大腸癌第3期

名OL急診時被要求先做人工肛門,讓她的大便先出來,緩解阻塞的症狀。而後被診斷出第3期大腸癌。張振榕提醒,民眾要注意,因為大便裡面有很多毒素,還有很多慢性發炎物質,以及許多不好的細菌。如果經常有忍便習慣,久而久之,身體會把這些毒素都吸收回身體,造成身體累積很多發炎的反應,而慢性發炎反應就是造成癌症的一種因子,請大家千萬別忽視排便這件事。......
05-06 18:19

聚焦真相/食安風暴發酵惡性腫瘤侵襲年輕族群

喝酒、含糖飲料、環境污染以及腸道菌群問題等,肥胖、熬夜失眠等也會增加罹癌風險。生活長期處於高壓狀態的人也易罹患癌症。醫學上有一種狀況叫做慢性發炎,持續長期在壓力下的生活型態和高BMI、西化飲食等因素都與腫瘤的發生有關。青壯年一旦罹癌,所面臨的壓力往往比中高齡患者大得多,包括職場、家庭和親情方面的考驗。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創會理事長潘怡伶:「青年女性罹患乳癌後要面對的問題包括婚姻、生育和經濟壓力等。」台灣癌症基金會創會執行長賴基銘指出,除了定期篩檢外,健康飲食、規律生活和遠離汙染源都是預防癌症的重要方法,若確診癌......
05-03 06:00

聚焦真相/減肥毒茶追亂象怪招求速成小心傷身

幾乎每兩人就有一人有減重需求。減重診所院長黃煜晏:「十大死因中裡面有九個跟肥胖有關,唯一沒有相關的是意外傷害。」肥胖影響全身器官,更因慢性發炎與13種癌症息息相關。也因此,市面上各種減肥產品推陳出新。減重民眾Vivi:「就是抑制食慾的呀,然後排油的呀,然後這是飽足感的,然後這是可以解澱粉的。」她是Vivi,一名科技公司執行長。紙箱內五顏六色的藥丸都是她嘗試過的減肥藥。曾因過胖被質疑修圖,從此致力於減肥。因為方法過於激烈,好幾次身體發出警訊。減重民眾Vivi:「就是抱著馬桶吐,然後每天就是抱著馬桶躺在床上,然......
04-22 06:00

國手周天成也難逃!超多年輕人罹大腸癌6警訊要小心

糞便中持續出現粘膜、變細、甚至有油脂浮在水面,且越來越嚴重。6.出現缺鐵性貧血;但若是已停經或月經量不多的女性,或非泌尿道出血、內出血、慢性發炎等問題的男性,請考慮檢測是否為腸胃道出血,或幽門螺旋桿菌造成之缺鐵性貧血。除了年輕化,有些人身體明明很健康,也不菸不酒,為什麼還會有息肉或大腸癌?對此,吳宗勤以周天成為例,表示罹不罹癌「仍然要看天意」,呼籲民眾把握「不要拖」的原則,才能盡量避開患病的風險。「封面示意圖photoAC」......
04-17 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