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關鍵字|東森新聞:新聞在哪 東森就在哪裡

搜尋 慢性疾病 的結果 │ 共找到 518

醫起看/七旬嬤肺結節「沒不舒服」拖2年才回診成肺腺癌

天,恢復速度快,大幅減輕患者心理與生理負擔。此外,藉由手術切除肺腺癌,也能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組織,對於老年患者尤其重要。肺癌也可能發生在健康無症狀族群這樣做降低風險劉柏毅表示,阿嬤本身沒有吸菸,也沒有其他慢性疾病或家族病史,完全屬於健康無症狀族群,然而如果沒有透過LDCT檢查發現,這類小結節極難被傳統X光發現,且結節恐短期內迅速增長,一旦進入第二期或更高期別,術後可能需輔助性化療等較為積極的治療方式,並且預後效果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劉柏毅提醒,若要預防肺癌上身,務必戒菸或減少二手菸暴露,同時定期安排健康檢查......
12-19 11:03

醫起看/3天134人OHCA醫揭心肌梗塞別做4事

誤就醫失去搶救黃金時間。1.不要一直忍著疼痛黃軒醫師說明,典型的心肌梗塞仍以胸口緊、悶痛、像大石頭壓住等表徵為主。在冬天,那些高風險的族群:糖尿病、高血壓、年紀大、慢性疾病患者、如果有典型的心肌梗塞症狀,不要忍耐,只要超過15分鐘或20分鐘症狀依然沒有緩解,就必須就醫排除心肌梗塞的可能性。黃軒醫師指出,那些不把胸部疼痛,當作一回事且非常耐痛患者,又認為自己忍耐一下,胸部疼痛,即會自動消失而無需就醫者,這些都是延遲就醫常見的原因。殊不知只要拖延的時間越久,壞死的心肌會越多,死亡率的風險也越高,所以有典型的胸痛......
12-18 17:04

健康晚點名/破解糖癮迷思:戒糖21天重獲健康生活

味覺適應天然的食物風味。運用天然鹽減糖過程中可適量補充天然鹽分,避免頭暈及電解質失衡。多攝取超級食物深綠色蔬菜「如十字花科植物」、堅果類、莓果等,含抗氧化劑與健康脂肪,能穩定血糖、提升代謝功能。糖與慢性疾病的科學關聯1.糖尿病:高糖飲食增加血糖波動,長期刺激胰島素分泌,導致胰島素阻抗及糖尿病。2.關節炎:糖化效應破壞軟骨結構,加速關節退化。戒糖可減輕關節炎症狀,改善活動力。3.心血管疾病:高糖飲食造成血管硬化,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及高血壓風險。4.肝臟健康:果糖代謝負擔集中於肝臟,類似酒精代謝,長期過量會引發非......
12-18 15:25

醫起看/天冷全台134人心跳驟停!醫:心梗4事不能做

以做,以免喪失搶救的黃金時間。不要一直忍著疼痛典型的心肌梗塞仍以胸口緊、悶痛、像大石頭壓住等表徵為主。在冬天,那些高風險的族群,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年紀大、慢性疾病患者,若有典型的心肌梗塞症狀千萬不要忍耐,超過15分鐘或20分鐘症狀依然沒有緩解,就必須就醫排除心肌梗塞的可能性。那些不把胸部疼痛,當作一回事且非常耐痛患者,或認為忍耐一下,胸部疼痛即會自動消失而無需就醫者,都是延遲就醫常見的原因。拖延的時間越久,壞死的心肌會越多,死亡率的風險也越高,呼籲有典型的胸痛,千萬不能容忍!不要胡亂拍打自己黃軒指出,網路......
12-18 09:33

2024戰勝代謝症候群獎勵活動結果揭曉

患代謝症候群,全台超過2,800家「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執行診所可以提供協助,透過專業人員評估,瞭解導致代謝症候群的不健康生活習慣,獲得飲食、運動、戒菸、體重控制等健康指導,並和專業人員共同研議可行做法及訂定目標,落實健康生活習慣,就能戰勝代謝症候群,遠離慢性疾病的危害。國民健康署代謝症候群學習手冊「https://health99.hpa.gov.tw/material/3134」全民健康保險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診所查詢「https://info.nhi.gov.tw/INAE1000/INAE1000S0......
12-17 18:33

47歲婦「結紮16年」懷二胎!尪仍想生全網狂反對

讓她瞬間不知如何面對,儘管她53歲的丈夫仍相當壯碩,並願意支持孩子生下來,但她有慢性疾病和腿傷,認為「實在無力照顧一個小孩」,貼文曝光後,網友們紛紛持反對意見。一名人妻在臉書社團「匿名公社」發文表示,她今年47歲,丈夫53歲,最近已經兩個月沒來生理期,買了驗孕棒測試後發現懷孕了,但人妻相當苦惱,坦言這次的懷孕讓她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因為16年前剖腹生下女兒後她就結紮了,而且「輸卵管是剪斷不是綁的」,醫生也表示需進一步檢查,才能了解原因。。人妻提到,雖然丈夫身體健康且相當壯碩,但自己因腿傷導致雙腿無力,連爬樓梯......
12-14 13:53

醫起看/尪突沒打呼聲!人妻見嘴唇發紫嚇壞護理師示警

有高血壓、心臟病史或家族遺傳的民眾,一定要提高警覺,量血壓、該回診的回診。若是已經出現慢性疾病了,記住一定要規律吃藥。。林婷指出,上一週我們ICU一個晚班接了六個病患,加護病房目前皆滿床,全都是心梗塞、腦梗塞、腦出血,家屬都會說「啊平常都沒事...看他好好的」。林婷分享,一名業務有高血壓、高血脂,原本有在吃藥,後來「嫌那個嫌這個」沒吃藥了,而他平常打呼聲好比法拉利的引擎聲,有天妻子跟他睡覺,她追劇到一半突然發現老公打呼聲變這麼「溫馴」,沒想到接下來就不打呼了。妻子搖了兩下老公,「欸幹嘛,欸幹嘛啦...」,還......
12-12 08:34

醫起看/寒流來襲最怕腦中風!醫示警只穿厚外套沒用

、女性超過80公分,或BMI值大於27,即屬於「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同時也是三高的高風險族群,應及早就醫,預防代謝症候群惡化為慢性疾病。「1口訣」辨識中風該怎麼判斷有沒有中風?徐仁佑提出「微笑、舉手、說你好」的簡單口訣。「微笑」的時候,臉部兩邊不對稱;「舉手」雙手伸直時,有一隻手會垂下來;「說你好」沒辦法講得很清楚,就有可能是中風。若出現以下症狀,也須高度警覺:臉部不對稱手臂無力下垂說話不清晰半邊肢體麻木突然暈眩步態不穩尤其是經常使用手機或平板的族群,若發現螢幕文字出現疊影、手指無法準確按鍵盤等異常狀況,......
12-06 13:22

尿液反映健康狀況!泌尿醫示警:這3顏色快就醫

沫,則可能代表尿液中含有過多的蛋白質,醫學上稱為蛋白尿。蛋白尿的形成原因包括腎臟問題「如腎小球腎炎」、糖尿病或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持續的尿液泡沫增多應引起警覺,尤其是伴隨其他異常指標「如下肢浮腫或血壓升高」時,應儘快就醫檢查。朱信誠說明,維持泌尿系統健康的關鍵在於注意日常水分攝取,保持足夠的排尿頻率,並留意尿液顏色與性狀的變化。如果發現以上3種異常情況,即使沒有其他不適,也應及時尋求醫師協助,進行詳細檢查。。......
12-03 08:46

醫起看/天氣變冷冒「7症狀」要注意醫示警:冷死人是真的

補充維生素C、E也有助於增強免疫力;以及培養運動習慣,每天做簡單的拉伸或室內活動促進血液循環,但避免激烈的運動,以防心臟負荷過重。最後是慢性疾病患者要留意血壓與血糖,按時服藥外,隨身也要攜帶急救藥物。更多CTWANT報導她嫁豪門生2孩!尪死了被婆家「狂追遺產過戶」 律師出招反制做「球版」沒賭台灣職棒 館長直播改口:我玩大聯盟林昱珉愛妻曝曾在麥當勞打工 老公「霸氣一句話」嚇到秒辭職以上言論由CTWANT授權轉載,不代表東森新聞立場。。......
11-28 08:56

冷氣團來襲!泡湯暖身子民眾暈倒案件增

情形,自從變天後,宜蘭礁溪地區,警消近期就接獲至少5起,泡溫泉後暈倒的救護案件,年齡分布相當廣,從33歲到80幾歲都有,這也顯示了,不是只有老年人,才會發生暈倒的情形,年輕人也應該要留意,如果有慢性疾病,泡湯前更應該評估身體健康狀況,尤其天氣越來越冷,泡湯人潮只會更多,除了享受泡湯暖身之際,也得留意身體狀況。。......
11-27 16:54

國衛院攜手台灣諾和諾德精準防控疾病風險

齡社會,在健康與照護的隱憂不容忽視。台灣諾和諾德藥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Daniel Bohsen:「我們不只專注在糖尿病和慢性疾病的治療,同時與國衛院攜手蒐集大數據,幫助民眾達到預防慢性疾病的威脅。」國衛院是國家醫學智庫,而丹麥製藥公司專注於肥胖與糖尿病等研究,面對未來疾病防治,透過與國際接軌將結合醫療與IT兩大不同領域,達到慢性疾病的研究預防以及治療的全方位合作。國家衛生研究院副院長許惠恒:「及早告知國人,他們各自未來產生慢性疾病的比例跟方向,及早介入及早預防。」三高慢性病患者一旦合併失智,照護負擔將大幅......
11-23 10:00

新/59歲男疑接種疫苗亡基隆市衛生局回應了

局將持續關懷家屬,及關心後續審議進度。。張賢政提到,根據過去專業實證,建議接種流感及新冠疫苗可以提升防護力,保護健康,尤其對於慢性疾病病人及老年人更重要。接種疫苗前,皆先由醫師評估,根據其身體狀況及過去接種反應,評估是否接種,民眾也可評估自身狀況後決定是否接種,並與醫師討論。民眾如有接種疫苗相關問題,也可撥衛生局24小時防疫專線洽詢。衛福部10月開始推動公費新冠、流感疫苗接種,以「左流右新,健康安心」口號,呼籲民眾可同時接種2種疫苗,提升保護力,未料,基隆市民眾本月17日接種疫苗後,疑似出現不良反應,送醫後......
11-19 15:37

醫起看/一秒入睡非好事!中醫師揭背後原因「有大量睡眠債」

債」。他說常見理由有睡眠時間不足、睡眠呼吸障礙、長期工作壓力巨大、慢性疾病,要提升睡眠品質就要規律睡眠、運動,也可以睡前泡個澡或適當曬太陽,且臥室要夠黑、稍涼、避開電子產品。邵禹豪於日前在臉書粉專「中醫師邵禹豪禹你同行」發文指出,詢問睡眠狀況是他看診的必要流程,偶爾會遇到一類朋友,開心的向他報告自己睡得很好,而且是一秒入睡。然而醫師表示,若是平常休息充足的人,理論上需要10至15分鐘的醞釀,才能夠入睡,若是能夠秒睡,則代表這個人有大量的「睡眠債」。。常見理由有以下數種:1睡眠時間不足: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
11-19 10:00

時常覺得疲憊?醫生示警恐是慢性發炎:萬病之源

性發炎:萬病之源。依據衛生福利部109年國人十大死因資料顯示,慢性疾病占超過一半,包含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日前初日診所減重暨家醫科醫師魏士航示警,慢性發炎不僅會引發多種常見疾病,甚至是癌症的潛在因素之一。魏士航醫師在臉書發文指出,適度的發炎反應對身體修復至關重要,但當發炎變得異常且持續時間過長,便會促進三高、肥胖,甚至癌症等健康問題,因此慢性發炎也被稱為「萬病之源」。。魏士航表示性發炎的症狀多不明顯,其中「疲勞感」常被人忽略,許多人將疲勞歸......
11-11 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