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關鍵字|東森新聞:新聞在哪 東森就在哪裡

搜尋 恐罹癌 的結果 │ 共找到 26

血尿是身體警訊!專家揭6可能性有4%患者恐罹癌

血尿是身體警訊!專家揭6可能性有4%患者恐罹癌 ... 血尿是身體警訊!專家揭6可能性有4%患者恐罹癌。血尿即尿中帶血,但尿液顏色未必為紅色,有清澈或粉紅色,也有呈深褐或暗紅色,與出血量和新舊出血有關;尿液呈紅色也未必就是血尿,可能因出血、細菌感染、或藥劑,甚至是血液本身有問題所造成的。專家指出,發現血尿後,應該及時就醫以確定其根本原因。根據「華人健康網」的報導,血尿成因多樣,從常見的泌尿道感染、腎結石,到較為嚴重的腫瘤問題,均可能引發血尿。專家說明,血尿潛在原因包括泌尿道感染,尿道、膀胱或腎臟感染會導致血......
11-01 14:29

醫起看/便便曝健康狀態出現1顏色恐罹癌!

醫起看/便便曝健康狀態出現1顏色恐罹癌! ... 醫起看便便曝健康狀態出現1顏色恐罹癌!。從糞便的顏色、外型中,能反映出身體的狀況?大腸直腸外科陳威智醫師分享,如果糞便呈現以下4種顏色,就有罹患特定疾病的可能,甚至有一種恐罹患癌症,提醒民眾務必多加注意。陳威智醫師於上月25日在臉書粉專「痔瘡專家陳威智醫師-微創痔瘡手術」提到,「大便絕不單純只是身體的排泄物,它的外型,其實也多少反映身體的狀況。」。陳威智醫師指出,可透過「布里斯托分類法」了解到,糞便分類成7大類,香腸狀表面光滑為最理想健康的形狀、散狀或糊狀則......
10-19 23:59

醫揭「1類植物油」危害遠超過糖恐罹癌症、失智、黃斑部病變

醫揭「1類植物油」危害遠超過糖恐罹癌症、失智、黃斑部病變 ... 醫揭「1類植物油」危害遠超過糖恐罹癌症、失智、黃斑部病變。日常食用的油種類繁多,主要可以分為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不飽和脂肪又進一步分為單元不飽和脂肪和多元不飽和脂肪。家醫科李思賢提到,傳統觀念中,大家最想避開的是飽和脂肪,但實際上有一種脂肪比飽和脂肪更需要避免,那就是多元不飽和脂肪中的Omega-6脂肪酸。李思賢在粉專「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表示,常見的Omega-6脂肪酸亞油酸「Linoleic acid, LA」,在體內可轉化為其......
09-04 19:43

愛挖鼻孔嗎?鼻屎多恐罹癌醫示警:2周沒好快就醫

愛挖鼻孔嗎?鼻屎多恐罹癌醫示警:2周沒好快就醫 ... 愛挖鼻孔嗎?鼻屎多恐罹癌醫示警:2周沒好快就醫。每個人都會有些「特殊的」癖好,例如咬指甲、摳手、彈指等等,也有些人特別喜歡挖鼻孔,但有醫師指出,如果太常挖鼻屎反而會變多,但也提醒,若不常挖的人也有一堆鼻屎,就可能是疾病導致。台北榮總耳鼻喉科總醫師饒曼齡23日在臉書粉專「饒饒醫師「饒曼齡醫師」」發文表示,常被患者詢問「為什麼我的鼻屎這麼多」,她解釋這多半是因為愛挖鼻孔所致,指出「鼻中隔血管豐富,太常挖鼻孔,會讓鼻子的黏膜破皮、流血,就和皮膚一樣,反覆結痂......
07-26 22:17

身體出現10警訊恐罹癌了!國健署長示警:快去醫院

身體出現10警訊恐罹癌了!國健署長示警:快去醫院 ... 身體出現10警訊恐罹癌了!國健署長示警:快去醫院。癌症連續41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占每年總死亡人數約3成。若能早期發現、治療,將可有效提升罹癌病人的存活率。國民健康署列出十大癌症警訊,若有疑慮即就醫。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民眾,若在不明原因下,發現身體出現下列十個警訊,務必前往醫院接受檢查,以便及早發現與接受治療。1、排便、排尿習慣改變,如:出現血便、血尿或糞便形狀改變2、傷口及潰瘍久不癒合3、異常出血或有分泌物4、觸摸到腫塊5、吞嚥困難或消化......
05-28 10:59

長期疲倦、咳嗽恐罹癌?醫曝「7症狀」應及時診治

長期疲倦、咳嗽恐罹癌?醫曝「7症狀」應及時診治 ... 長期疲倦、咳嗽恐罹癌?醫曝「7症狀」應及時診治。罹癌前身體也會有警訊!重症醫師黃軒指出,其實身體會透過不經意的狀態,反覆對人發出警告,而這些預警,可能是身體在努力抵抗癌變過程中的反應,而黃軒也列出了7個「癌症來臨前的小症頭」,只要能抓住每個機會,對這些信號保持警覺,仍可以及時診治,防止癌症朝晚期發展。1.一直感覺疲勞在一般情況下,只要好好休息就能很快調整回來,但若是長期「超過6個月」反覆疲倦,可能就要注意是否為「慢性疲勞症候群」。黃軒表示,「慢性疲勞症......
04-24 20:26

比熬夜還傷!虐肝3大壞習慣醫示警:嚴重恐罹癌

比熬夜還傷!虐肝3大壞習慣醫示警:嚴重恐罹癌 ... 比熬夜還傷!虐肝3大壞習慣醫示警:嚴重恐罹癌。熬夜傷肝是基本常識,但日常生活某些壞習慣,恐怕比熬夜更直接地傷害肝臟。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肝臟雖然是身體的解毒高手,但並非百毒不侵,它只是擅長忍耐,難以察覺異常。同時,黃軒也提醒有三個比熬夜更傷肝的習慣,不可不慎。黃軒今「8日」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Dr. Ooi Hean」發文指出,肝臟作為人體的解毒能手,並不意味著它百毒不侵、刀槍不入,它只是擅長忍耐,不讓人察覺到異常,「我們一般說熬夜很傷肝,但是有......
01-08 14:40

6旬男「半夜頻尿」醫一查癌末:剩2年可活

6旬男「半夜頻尿」醫一查癌末:剩2年可活。半夜頻尿小心恐罹癌!一名60歲的鄭姓男子出現血尿、夜尿等症狀前往醫院看診,怎料竟被醫師診斷出罹患「攝護腺癌」第4期,且癌細胞已經擴散。對此,醫師示警,若發現排尿困難、血尿、射精疼痛、半夜頻尿及骨頭疼痛等症狀,恐是攝護腺癌找上門。鄭姓男子經常半夜起床上廁所,某天竟驚覺尿出「一條蟲」,定睛一看才發現是血絲,連忙到泌尿科就醫,沒想到檢查後卻被醫師告知,診斷出攝護腺癌第4期,且癌細胞已經擴散至淋巴系統及骨頭,只剩不到2年的壽命。。詢問患者病史才得知,原來家族有肺癌、胃癌等癌......
12-08 13:13

35歲男飯後一習慣「肝臟一片白」醫示警:恐罹癌

35歲男飯後一習慣「肝臟一片白」醫示警:恐罹癌 ... 35歲男飯後一習慣「肝臟一片白」醫示警:恐罹癌。有上班族每天中午都吃外食,且固定外帶一杯手搖飲料回辦公室享用,長時間下來體態逐漸走樣,到醫院健檢時,腹部超音波檢查顯示,肝臟部位呈現一片白,已是中重度脂肪肝。根據「常春月刊」報導,這位35歲的葉先生,腰圍112公分超過男性正常標準,接著看到他的抽血報告血脂檢驗呈現一片滿江紅,其中三酸甘油酯「TG」標準數值應落在150mg/dl,他的數值超出標準值為239;再看往腹部超音波檢查結果,肝臟部位呈現一片白,已是......
09-12 15:00

死亡率超高!愛吃2纇食物恐罹癌王醫:9類人快檢查

死亡率超高!愛吃2纇食物恐罹癌王醫:9類人快檢查 ... 死亡率超高!愛吃2纇食物恐罹癌王醫:9類人快檢查。每年都有不少人死於癌症,自行前往醫院篩檢不僅可以及早發現癌症,也能在癌病變前,盡速治療,降低死亡的風險。日前,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在臉書透露,一名60歲的病患身體沒有不舒服的徵兆,不過,在健康檢查中意外診斷出,罹患癌王「胰臟癌」。對此,醫師示警「這9類人快就醫篩檢」。近日,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在臉書粉絲專頁「胰臟醫師林相宏禾馨民權內科診所」,分享自身遇過的病例,一名60歲的病患,身......
07-21 16:49

指甲8大變化要小心醫示警:這徵兆恐罹癌

指甲8大變化要小心醫示警:這徵兆恐罹癌 ... 指甲8大變化要小心醫示警:這徵兆恐罹癌。觀察指甲竟能窺視出身體危機?重症專科醫師黃軒透露,正常的指甲應該是平滑、整齊且均勻生長,顏色則呈現淡粉紅色或透明色,不過若是突然趾甲顏色改變、形狀凹凸等變化,小心恐是身體出現疾病。黃軒今「17日」在臉書發文表示,腳指甲的變化可以提供一些身體健康訊息,如果指甲的形狀、顏色或臭味持續改變超過幾周,像是指甲變黑或出現濃厚的顏色,或者出現其他不尋常的症狀,小心恐是疾病或感染,以下為8種常見腳趾甲變化及發生原因:。1.變黃可能是由......
06-17 14:19

肌肉經常痠痛?醫示警小心身體7症狀:慢性發炎恐罹癌

肌肉經常痠痛?醫示警小心身體7症狀:慢性發炎恐罹癌 ... 肌肉經常痠痛?醫示警小心身體7症狀:慢性發炎恐罹癌。現代社會許多人處於「亞健康」的狀態,當你發現手上有個傷口正在紅腫熱痛、身體發燒、喉嚨痛,你能清楚知道自己正在急性發炎,然而「慢性發炎」卻沒什麼明顯症狀,但若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卻容易引起引發一些全身性的問題,例如糖尿病、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甚至是癌症。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指出,發現自己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是很重要又很難的議題,其症狀有反覆發生的關節痛、很難修復的肌肉酸痛、慢性疲勞、反覆感染、腹瀉......
05-19 17:15

3縣市盛行大腸癌!研究曝患1慢性病恐提前18年罹癌

」;若是糖尿病患者同時具備腸癌家族史更要注意,「男性罹患大腸癌風險提前了18年,女性則提前12年罹患大腸癌」,也就是男性32歲、女性38歲恐罹癌,因此年輕的糖尿病患者也是罹患大腸癌的高風險族群。延伸閱讀遭鯊魚襲擊狠揍反擊 勇敢13歲少女縫19針:不會害怕大海「挖呀挖老師」素顏錄歌...國字臉又缺牙 美肌前後對比照曝堪比開墳鞭屍!男子光天化日挖墳 將仇敵親戚骨灰「放水流」以上言論不代表東森新聞立場。文章來源:全台3縣市盛行大腸癌!研究曝「患1病」風險飆:提前18年罹癌由「CTWANT」授權轉載。「封面示意圖photo-......
05-14 14:08

身體7徵兆恐慢性發炎醫示警:嚴重恐罹癌

身體7徵兆恐慢性發炎醫示警:嚴重恐罹癌 ... 身體7徵兆恐慢性發炎醫示警:嚴重恐罹癌。最不容易被發現的「慢性發炎」!若民眾無法辨識自己是否正在慢性發炎,可以參考醫師在臉書上整理的7點原則,同時也建議若有符合症狀的民眾,可先尋求醫師的幫助,避免體內的隱藏疾病正在以發炎反應生病狀態,長期下來甚至可能會演變成全身性的疾病。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日前在臉書分享,最常見但也最容易讓人忽略的「慢性發炎」,她發現人們總是可以很容易的感受到「急性發炎」,例如手上傷口在痛、發燒時喉嚨痛等,但「慢性發炎」卻相對不容易被注意到,她指......
04-17 23:00

咕嚕叫只是肚子餓?醫示警8症狀:嚴重腸鳴恐罹癌

咕嚕叫只是肚子餓?醫示警8症狀:嚴重腸鳴恐罹癌 ... 咕嚕叫只是肚子餓?醫示警8症狀:嚴重腸鳴恐罹癌。肚子餓時常會發出咕嚕聲,但不只空腹才會有聲音。肝膽腸胃科醫師詹宜學就表示,雖然並非所有的腸鳴都起因於疾病,不過若出現腸鳴合併腹痛、體重減輕、排便習慣等8種症狀時,應儘速就醫。外科醫師陳榮堅也指出,曾有病患嚴重腸鳴,檢查發現竟是大腸長了一顆惡性腫瘤,因此提醒民眾千萬不可大意。。醫師詹宜學在臉書專頁「肝膽腸胃科詹宜學醫師」上發文指出,腸鳴是來自於腸胃道蠕動的聲音,所以並非所有的腸鳴都來自於疾病,腸鳴大致可分為......
04-04 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