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關鍵字|東森新聞:新聞在哪 東森就在哪裡

搜尋 呼吸道傳染病 的結果 │ 共找到 42

醫起看/早晚溫差大病患變多醫示警:病毒出來抓交替

的腰也要加油啊」。。近期疾病管制署就曾發表聲明表示,近日氣溫變化明顯差異,流感及新冠等呼吸道傳染病恐提前升溫,學齡前幼兒為流感及新冠重症之高危險族群,家長應儘速攜帶前往院所接種,以及早獲得疫苗完整保護力。除此之外,原本到秋冬就會開始減少的腸病毒,近期也出現持續升溫的反常情況。疾管署也提到,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44週「10月27日至11月2日」門急診就診計19,460人次,較前一週「18,594人次」上升4.7%,代表腸病毒疫情呈上升趨勢且處流行期。疾管署也為此發布醫界通函示警,要臨床醫師保持警覺,以免......
11-12 13:16

民眾接種疫苗安心過秋冬!新北增設134場接種站

傳染病好發季節,新北市衛生局為增加公費流感及新冠JN.1疫苗接種便利性,鼓勵65歲以上長者接種疫苗,特別協調衛生所及合約院所提供隨到隨打服務,這個月將加開87場假日接種站及47場夜間接種站,呼籲民眾善加利用,以提升對抗流感、新冠等呼吸道傳染病保護力,減少疾病威脅。新北市衛生局指出,公費流感及新冠JN.1疫苗已於11月1日起開放第二階段接種對象施打;開放對象公費流感疫苗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新冠JN.1疫苗為出生滿6個月以上的民眾,為增加接種便利性,特別協調衛生所及合約院所提供隨到隨打服務,並於1......
11-07 10:19

北市新冠死亡人數是流感5倍!衛生局籲高風險病患快打疫苗

人數是流感5倍!衛生局籲高風險病患快打疫苗。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好發的季節,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去年10月至今年9月,北市感染新冠死亡共221人,流感死亡43人,新冠死亡人數為流感的5倍。而今年10月1至31日北市已新增2例新冠併發重症死亡病例,2例皆為90歲以上長者,具有心血管及腦血管慢性病史,且均未接種新冠JN.1疫苗。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張峰義理事長呼籲,65歲以上長者及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共病患者,如感染新冠或流感病毒,均會加重原本疾病之嚴重度,研究顯示接種新冠及流感疫苗均可降低心血管疾......
11-05 14:24

醫起看/女大生赴日返台後「以為感冒」照X光「肺白一片」

漿菌感染初期症狀以發燒、久咳不癒及喉嚨痛表現,如果吃藥都沒見效,還剛好從日本返台,就屬於高風險族群,請趕快就醫。尤其現在又是季節轉換之際,呼吸道傳染病毒大亂鬥,一不小心合併感染會更痛苦。。......
10-19 16:12

男遊富國島「染麻疹」!疾管署越南警戒即刻升級

分抑制細胞壁合成的抗生素,都是對它沒有效果的,那又因為它是寄生在細胞裡面,那同時它複製的速度,也比其它的病原體都還要來的慢,所以說它症狀很明顯,比其它呼吸道傳染病還要來的久。」黴漿菌肺炎是由細菌引起的流行傳染病,主要透過飛沫和接觸傳染,常見症狀包括發燒、全身倦怠、頭痛以及持續性的咳嗽。醫師提醒,通報的病例中,群族大多為14歲以下的孩童,迎來出國旺季,警覺防務得提高。。......
10-09 14:31

肺炎黴漿菌感染「年齡擴展」醫示警2類人要小心

示,在新冠疫情期間,由於採取了嚴格的防疫措施,如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各類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顯著下降。然而隨著防疫措施的放鬆,許多呼吸道疾病捲土重來,其中就包括黴漿菌感染。。根據衛福部記載,肺炎黴漿菌「Mycoplasma pneumoniae」是一種非典型的細菌,透過飛沫傳播,常造成呼吸道的輕微感染,亦為社區性肺炎常見的致病菌之一。因其造成的肺炎和一般的肺炎不一樣,通常症狀較輕微,所以又稱為「會走路的肺炎」「walking pneumonia」。吳宗儒指出,自2022年下半年起,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黴漿......
08-25 17:39

今夏「上呼吸道傳染病」異常高峰醫示警:炎熱環境恐削弱免疫系統

今夏「上呼吸道傳染病」異常高峰醫示警:炎熱環境恐削弱免疫系統 ... 今夏「上呼吸道傳染病」異常高峰醫示警:炎熱環境恐削弱免疫系統。近期疫情升溫,不少急診和兒科醫師也反應病患增加,甚至出現急診爆滿的情況。對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內科醫師姜冠宇也指出,今年夏季上呼吸道傳染病異常高峰爆發,但這原本應該是在冬季流行,他也解釋,炎熱的環境可能會削弱免疫系統,導致感染後症狀更加嚴重,提醒大家要特別注意。衛福部曾指出,上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染途徑,主要是藉由病患咳嗽或打噴嚏所產生的飛沫,將病毒傳播給周圍的人,秋冬季節......
07-07 11:37

獨/北市新冠疫情升溫!衛生局籲接種XBB疫苗

照護機構等高感染風險場所時,建議戴口罩。東森新聞網也特別詢問,北市目前對於探病的規定是否有改變?張惠美則回應,仍是遵循中央的相關政策規範,以北市聯合醫院為例,每次至多2名訪客為原則,遇有發燒、疑似具有感染呼吸道傳染病、COVID-19相關症狀者儘量避免前往醫院,探病者也應佩戴口罩並落實手部衛生,才能保護自我。......
06-19 19:00

口罩禁令全面鬆綁相關4大QA一次看

議於5月19日結束口罩禁令,調整新冠肺炎相關感染管制措施中的民眾,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佩戴口罩建議,並增訂「防範呼吸道傳染病,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佩戴口罩須知」。。Q1:口罩令鬆綁範圍?A1: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從強制佩戴口罩調整為建議佩戴。Q2:民眾佩戴口罩時機?A2:1.有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如:流感、COVID-19」或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如:流鼻水、咳嗽或打噴嚏」時,非必要請避免進入醫療照護機構;如有必要進入,於有症狀期間及症狀緩解後5日內,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並遵循呼吸道衛生與......
05-20 11:48

口罩令19日全面解除醫療照護機構6情境仍建議佩戴

機構是包含多種微生物的複雜環境,且病人及住民多為慢性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等高風險族群,一旦感染呼吸道傳染病,容易導致嚴重併發症或死亡。為防範呼吸道疾病於機構內傳播,自本年5月19日起調整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配合佩戴口罩建議,並製作「防範呼吸道傳染病,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佩戴口罩須知」。疾管署官網曾在8日發布新聞稿指出,經召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COVID-19防治組」專家會議決議:考量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穩定可控,且國際間陸續放寬防治措施,「為防治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進入醫療「事」機構、老人福......
05-17 15:52

快訊/口罩令19日起「全面解除」去醫院可免戴

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COVID-19防治組會議討論,調整COVID-19相關感染管制措施中民眾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佩戴口罩建議,並增訂「防範呼吸道傳染病,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佩戴口罩須知」。調整說明如下:一、民眾「一」有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如:流感、COVID-19」或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如:流鼻水、咳嗽或打噴嚏」時,非必要請避免進入醫療照護機構;如有必要進入,於有症狀期間及症狀緩解後5日內,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並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落實手部衛生。「二」過去一週內曾與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有密......
05-08 15:33

中國「百日咳」再現!幼兒發病率高案例逾3萬較例年同期增22倍

年同期增22倍。近日流行性病毒嚴重,就連中國大陸境內的呼吸道傳染病也沒有間斷,近日「百日咳」更出現了捲土重來的趨勢;根據官方統計,光是2個月案例就累積高達3萬例,這數據更是2023年同期的22倍,因此當局就考慮將疫苗接種時間提前安排。根據陸媒報導,自今年春天開始,百日咳似乎捲土重來,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臨床上出現的幼兒患者也明顯增多,就診的患者中,年齡偏大的幼兒症狀有時並不典型;小嬰兒的咳嗽則更嚴重,尤其是夜咳。據中國國家疾控局的「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今年1月1日至2月29日,全中國百日咳共有3萬238......
03-29 12:07

咳不停要小心!他咳1個月竟罹癌醫示警了

咳不停要小心!他咳1個月竟罹癌醫示警了。當前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許多人因此「咳不停」。醫師提醒,痰和鼻涕是人體自然產生的分泌物,在保持呼吸系統濕潤、清潔上扮演關鍵角色,而痰的顏色變化,正常為透明或淺白色,但當痰呈現黃色或綠色時,往往預示著呼吸系統可能受到感染;如果痰中帶血且持續一段時間,更可能是嚴重疾病如惡性腫瘤的前兆。輔大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胡皓淳醫師在臉書發文,指出痰和鼻涕是一種身體自然分泌物,對呼吸道健康至關重要;而痰的顏色也是判斷健康狀況的一個指標,透露先前有名患者持續咳出「血痰」一個月,檢查發現竟罹......
02-26 16:54

開工門診塞爆!過年人潮南來北往4病毒輪番進攻

,統計2/9-14急診就醫共有1991人次,病症仍是以呼吸道及腸胃道疾病居多。。2/10-12的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則有139人次,尤其今年呼吸道疾病求診民眾就佔了44%,不少是小孩感染後,又傳染給大人,一家掛急診。過年病毒輪番進攻,疾管署也預估開學後會有一小波疫情上升。......
02-15 14:43

新冠、流感達高峰新冠單周增65死創新高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稜表示,死亡個案中,1名40多歲男性本身有糖尿病史,沒有打過XBB疫苗,1月中曾因肺炎住院,未料出院後一周出現咳嗽、發燒、嘔吐等症狀,並再度住院。隨後出現敗血性休克和急性呼吸道窘迫症候群,住院第6天後離開人世。疾管署說明,為兼顧農曆春節期間呼吸道傳染病病人「尤其是兒童」就醫需求及急重症醫療品質,獎勵急救責任醫院於初一至初三開設呼吸道傳染病特別門診「簡稱特別門診」,依衛生局回報,配合開設特別門診醫院共計156家,規劃開設約1,155診次「含346診次之兒科特別門診」,高於往年開設診次。疾管署呼......
02-06 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