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BBC CHINESE)
2021年臨近之際,美國郵政總局宣佈,在即將發行的新年郵票中,將有一枚是華裔女科學家吳健雄(Chien-Shiung Wu)。
而在2020年3月美國《時代周刊》(Time)推出的世紀年度傑出女性名單中,吳健雄被列為1945年的年度女性。
在中國南京東南大學裏,有一個以她命名的吳健雄學院和吳健雄紀念館。在台灣,有以她命名的吳健雄基金會。
吳健雄,究竟有怎樣的科學成就和非凡人生,使她受到海峽兩岸的擁戴和美國的推崇?
1912年5月31日,吳健雄出生在江蘇太倉的一個書香門第。
1934年她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這所大學即現在南京東南大學的前身。大學畢業後,吳健雄先受聘到國立浙江大學任物理系助教,後進入中央研究院從事研究工作。
1936年她赴美求學,入讀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並於1940年獲得博士學位。
當時在加州大學柏克利分校的大物理學家,有後來主持美國製造原子彈計劃,被譽為「美國原子彈之父」的歐本海默(R.Oppenheimer),還有因為發明迴旋加速器而得到諾貝爾獎的勞倫斯(E. Lawrence)。
吳健雄雖然師從勞倫斯,但跟隨來自意大利的物理學家塞格瑞(E.Segre)做實驗,塞格瑞在1959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也正是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吳健雄遇到了人生伴侶袁家騮。袁家騮是清末重臣袁世凱的孫子。他們二人於1942年結婚。婚禮上,後來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航天之父」的錢學森曾為他們攝影。
1944年,她在哥倫比亞大學工作時參加了美國研發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Manhattan Project),重點研究鈾原子核分裂,幫助解決了核反應堆連鎖反應無法延續的難題。
「曼哈頓計劃」是美國政府1942-45年間的研究項目,集合了來自世界各地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於1945年研製成功了世界第一枚原子彈。
吳健雄因此常常被中國媒體譽為「原子彈之母」,描繪她「穿著旗袍造原子彈」的傳奇。
她的確在1945年獲得美國政府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研究貢獻獎。
美國和英國的媒體在報道她對研發原子彈所做貢獻的同時,常常提及她當年的貢獻被人遺忘的事實,以及她作為女性曾受到的不公平對待。
BBC在「被科學遺忘的女性」報道中這樣寫道:「吳健雄是20世紀最重要的物理學家之一。她作為曼哈頓計劃的一部分,參與了原子彈的研製。然而今天卻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名字。」
20世紀50年代,兩位理論物理學家李政道和楊振寧請吳健雄幫助推翻物理學中所謂的「宇稱守恆定律」。吳健雄的實驗最終成功論證這一點。
這一物理學界里程碑式的進展,使楊振寧和李政道獲得了1957年的諾貝爾獎,但吳健雄儘管發揮了關鍵作用,卻被排除在獲獎者之外。
2020年美國《時代周刊》(Time)在推舉世紀年度女性、選定她為1945年年度女性時寫道:「當人們被問及曼哈頓計劃和它所製造的武器時,很少有人會想起吳健雄這個名字。但如果沒有這位物理學家,這個項目可能會失敗,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可能會拖遲延長到1946年以後才結束。」
https://twitter.com/IOPPublishing/status/1109048406046109697
1958年,吳健雄終於晉升哥倫比亞大學正教授,並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以及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同年,她成為普林斯頓大學創校百年來第一位獲頒榮譽博士學位的女性。
吳健雄在物理學上的造詣使她深受海峽兩岸政府的重視。
1973年,在中美關係解凍、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後的第二年,離開中國37年之久的吳健雄回鄉省親,會見了中國時任總理周恩來。
1990年,中國紫金山天文台將1965年發現的第2752號小行星命名為「吳健雄星」 ,以表示對這位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的尊崇。
而吳健雄和丈夫早在1950年代就都已經是台灣中央研究院的院士。吳健雄作為核物理方面的專家,還曾被國民黨領導人蔣介石諮詢過台灣是否應該研發核彈的問題。
吳健雄在70年代與中國大陸的來往,在台灣曾經引起過負面的評論。為避免是非,吳健雄和丈夫曾有多年沒有訪問台灣。
1997 年2月16日吳健雄在紐約病逝,終年 85 歲。遵照她的願望,吳健雄的骨灰安放在故鄉中國江蘇蘇州太倉瀏河鎮。
在她的母校原中央大學,現東南大學的校園內,還建立了吳健雄紀念館。
在台灣,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和李遠哲四位諾貝爾獎得主1995年發起創立了吳健雄學術基金會,紀念這位「二十世紀最偉大華裔女性物理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