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晚9點前後,以武漢為中心,中國多個城市響起哨聲,社交網絡被蠟燭覆蓋。許多人在用這種方式紀念不久前剛剛去世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吹哨人」李文亮。
在李文亮生前工作的武漢市中心醫院附近,八位武漢市民自發組織駕駛八輛車,打開兩邊閃光燈向李醫生致意,他們說這樣做是為代表最初因向外界透露疫情消息被公安訓誡的八個人。在醫院門診大樓外,陸續有市民在緊閉的大門前擺放花束、李文亮照片與卡片,並鞠躬致意,表達他們的哀思與憤懣。
「長夜將至,我從今天開始守望,至死方休,」一張卡片上寫道。
在疫情爆發一個多月後,李文亮去世點燃了中國民間對當局不作為的憤怒與言論自由缺失的不滿。但在輿情熱度褪去過後,這股力量是會持續啟發中國更加開放言論空間,還是會被消磨與打壓?
中國當局的輿論管控機制在這次史無前例的疫情上本已如履薄冰,李文亮去世後,中國互聯網上出現了罕見的全民性討論。
李文亮曾在12月30日在微信群稱所在醫院確診冠狀病毒病例,相關截圖被他人轉發,後被武漢當地派出所訓誡。
武漢公安訓誡「吹哨人」的做法,李文亮去世時間的疑惑,以及武漢當局是否存在瞞報疫情的追問……公眾在多個問題上不斷提出質疑,一時之間令輿論管控也很難操作。
中國當局在2月7日開始對輿情作出一些回應,希望化解公眾的不滿。湖北省政府宣佈對李文亮記大功,武漢市也為他提供保險補助金80多萬元,李文亮妻子工作的單位表示將負擔李文亮子女學費及生活津貼直至大學畢業。
之前多次播報武漢公安打擊「造謠」訊息的中央電視台也改變口徑。2月7日央視主播在央視微博賬號的一段視頻中表示,對李文亮去世表示「沉痛哀悼」,「感謝他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的敏銳和敬業,感謝他在疫情防控當中作出的努力和貢獻」。
https://twitter.com/TuCaoFakeNews/status/1225784219772735489
另外,負責反腐的中國監察委也派出調查組,對李文亮事件進行調查。
「這些事情是很容易做的,但最難做到的是建立透明的公共信息系統,」香港博源基金會學術委員丁學良博士對BBC中文表示。
丁學良曾對03年Sars疫情與08年汶川地震時的中國應急體制做過研究,他認為,李文亮發佈的信息純粹是「技術性信息」,沒有任何政治敏感性內容,但「從03年到08年,再到現在,我們經歷過這麼多大規模公共風險災難,有關部門仍然沒有把技術性的公共風險信息同政治上的高度危險信息分開,這才是最大的悲哀,」他說。
李文亮的「吹哨人」身份被中國媒體曝光後,又陸續有兩名「吹哨人」醫生接受媒體訪問。同時言論自由、信息透明等訴求不斷出現在中國社交網絡上。
常年受到打壓的中國公共知識分子群體也開始陸續發聲。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系教授展江提議,制訂一部以李文亮命名的吹哨人法, 「保護所有以良知向公眾講真話、透過迷霧揭示真相的人」。另一封中國知名法律學者許章潤、張千帆等人署名的聯署信也在互聯網上傳播,信中建議將李文亮去世消息傳出的2月6日設為國家言論自由日,並落實憲法賦予的言論自由權利。
展江認為,目前的狀況體現出中國精英階層在「某種程度上對言論自由的追求」。雖然他認為自己提出的「李文亮法」成功可能性很小,但現在能有表達的渠道已經不易。「有一次這樣的發聲機會難道還不抓住他嗎?」他對BBC這樣表示。
與此同時,針對疫情的輿論管制正在不斷收緊。在習近平最近出席的一次關於疫情防控的會議上,他明確表示,要做好輿論引導工作,「加強網絡媒體管控」。
湖北作家方方住在武漢,農曆新年初一後她一直更新「封城日記」,在李文亮去世前夕,她的微博被禁言14天。「這跟大家隔離病毒的時間一樣,感覺自己真被他們當了病毒,」方方在另一篇日記中寫到。「比病毒更讓人無奈的是不讓人說話。」
一直在疫情第一線報道的中國媒體《三聯生活周刊》微博賬號也被禁言7天。知情人士告訴BBC,《三聯周刊》已經接到上級命令,要求「轉換下方向」。
2月8日早上,李醫生去世不到48小時,不少之前追問當局責任的貼文已被刪掉,關於「言論自由」與當局執法合理性的質疑已經被疫情最新動態沖淡。「大家已經開始忘記了,」一位中國資深媒體人表示。
「一個令人很沮喪和無奈的現實是,輿情管控幾乎是立於不敗之地的,」這位媒體人表示,「人的記憶衰退和注意力轉移之快是輿情管控最大的同盟」。因為安全問題,該人士不願意透露姓名。
截至2月7日24時,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中國境內31個省份累計確診病例共34546例,死亡病例722例,疑似病例27657例,出院20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