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代兩度參加奧運的張星賢是首位參加奧運的台灣人。台日合辦「奔向世界的台灣選手張星賢」展今天在東京開幕,吸引許多媒體採訪,有助炒熱7月登場的東京奧運氣氛。
由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駐日台灣文化中心與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合辦的「奔向世界的台灣選手張星賢」展今天在位於東京的駐日台灣文化中心登場。駐日代表謝長廷、駐日台灣文化中心主任王淑芳等人手持代表奧運五環顏色的加油棒,帶領與會來賓一同為台日參加東京奧運的選手加油。
謝長廷在致詞時表示,在東京奧運前夕,回顧第一位參加奧運的台灣選手張星賢(1910-1989年)從台灣到東京進而邁向世界的體育生涯,除了展現台灣人積極奮發的進取精神,也象徵台日友好的珍貴情誼。
謝長廷在觀展後對媒體表示,張星賢是第一位以台灣選手身分參加奧運的人,雖然當時他是代表日本出賽,但這也是台灣的歷史,台灣的歷史和日本的歷史有一段是共有的,對於這段共有的歷史,日本人、台灣人有必要了解。
他說,張星賢幾乎每場比賽都參加,廣交朋友,還自我介紹是台灣人,現在的台灣最需要的就是像張星賢這樣的人,不放棄任何機會,訴求台灣的存在感。
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館長西谷大致詞時表示,希望持續透過與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及國立成功大學的交流,增進對歷史的重新認識,共築台日新的未來。
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研究部副教授樋浦鄉子今天在展場為謝長廷等人做導覽。會後她受訪表示,2017年與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合辦「地震帶上的共同體」展後,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拿出張星賢的日記等資料,問是否能合辦展覽,當時她心想「張星賢是誰?」因為不知,於是開始調查。
她說,台日進行共同研究,閱讀了有關張星賢的資料,也重新研讀了近代日本與世界的關係,她認為張星賢在世的那段歷史應該被更多人知曉。
她認為,曾身為日本國家代表隊參加過1932年洛杉磯奧運與1936年柏林奧運比賽的張星賢,現在的日本人幾乎無人知道他是誰。原因之一可能是因為他沒得獎牌,體育世界這種重視成績的主義應重新審視。
另一個原因是二次大戰後,日本人很積極地想要忘記以前的殖民地。她認為,現代人可透過張星賢的人生去了解自己到底記憶了什麼、漏看了什麼。
「奔向世界的台灣選手張星賢」展是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與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合辦的「近代台日運動世界與身體國際展」一環,「近」展於今年1月26日至3月14日在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位於千葉縣佐倉市)引起很大迴響,很多日本人觀展後對於張星賢的生涯感到驚訝,也很感動。
王淑芳表示,特別情商將「近」展有關張星賢的介紹內容重新規劃,延伸至台灣文化中心展出,以照片、書信和日記等史料,在東奧前夕回顧張星賢兩度參加奧運的歷程,希望能配合東奧盛事增進日本民眾對於台灣體育及歷史發展的了解,為參加東奧的台日選手加油。
「近」展預計於今年7月14日至11月7日移至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展出。
(封面圖/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