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是農業大縣,而在這邊隱身一間全台最大蔬菜供應商,不只蔬菜種類超過100種,光是一年就能生產5萬噸的蔬菜,銷往各大連鎖賣場,工廠內全採一條龍經營模式,這幾年為了提高效率、減少錯誤率,更豪砸千萬元打造一套屬於自己的智能系統,業者一訂貨,產線就能馬上製作!
數十斤玉米筍傾瀉而下,堆成一座座小金山,來到全台最大葉菜供應商,超過100種品項都是「尚青ㄟ」,另一座「綠金山」,甜豌豆挑選撇步,看看表面有沒有瑕疵,姐姐們快手一抓,重量品質通過就能送入包裝。
走進這座溫控包裝處理廠,感覺有點涼,因為溫度得控制在6度才能維持這些綠金的新鮮度,22條包裝產線光是一天就能處理100噸的產量,各類的蔬菜,其實就屬葉菜類挑選程序會比較複雜一點,主要就是看葉子有沒有完整,有沒有漂亮,如果出現像這樣的焦葉現象,或者葉子不完整,就通通要把它給篩選掉。
超過1500公斤的油菜清洗過後送上傳輸帶,下一秒,機器快速旋轉刀刃一切,綠色蔬菜自動分割,就連根部不能吃的也能自動剃除掉,供應給團膳空廚四條產線全開,日產量高達50噸,農業生產合作社董事長廖丁川:「整個訂單一下來,我們就分流了,分到每條線去,一按它就會,跑到外面每一個線上的平板,他們就可以操作完了。」
傳統農業走在最前端,從業務、財務、廠務,一台平板就能做跨單位整合,就連冷鏈物流,他們也要跑第一,農業生產合作社董事長廖丁川:「它是一個單獨的物流中心,裡面進去溫度10幾度,第三方物流的概念進去,不是只我們,我們要服務更多的人。」
產地配送都採一條龍經營模式,70幾歲的廖丁川從賣菜郎變身蔬菜大戶,靠自身經驗還有預想需求,不只創造億元年營收,更要翻轉農業新生命。
(封面圖/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