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男子到連鎖餐廳用餐,點了鐵板牛排以為可以自己決定熟度,但詢問之後才知道吃的是注脂肉,按衛福部規定要全熟才能吃,店員當下卻沒告知。雖然相關單位規定要標示,但這項規定是今年七月才上路,因此店家沒觸法,事後也承諾顧客將會加強員工訓練,告知肉品食用方法。
▼注脂肉是把油脂注射到肉塊裡面,所以吃起來有軟嫩的效果。(圖/東森新聞)
肉塊在鐵盤烤的滋滋作響,看了讓人食指大動,但端上桌時有一大塊還沒熟,原本以為吃到重組肉,寫信跟業者反應,對方回覆用的竟是注脂牛肉。
投訴人:「注脂肉會有微生物感染風險,但我在當下拿到餐點的時候,這個餐廳人員完全沒有提醒我。」按規定,注脂牛要全熟才安全,投訴人當初在一家連鎖名店用餐,由於他有餐飲背景,當下就覺得怪怪的。
投訴人:「透過針插的方式,把油脂注射到肉塊裡面,因為會破壞原肉的纖維,所以吃起來有軟嫩的效果。」因為有二次加工,所以不能像原肉塊一樣,沒全熟就吃下肚,投訴人請業者提供肉類標示和檢驗證明,一名女專員的回覆卻讓他傻眼,因為肉品製造日期寫著去年12月28號,但自己明明是26號用餐,難道吃到未來食物?後來改由另一名北區店長回覆,每季都有一次肉類的SGS檢驗,至於沒提醒應該煮熟的部分,已經告知門市加強員工訓練。
投訴人:「我覺得這間公司提供的肉品來源、檢驗等等,都是一個兜不上的東西。」其實衛福部有公告,凡是使用注脂肉的包裝食品、飲食場所都必須標示清楚,同時加註僅供熟食,但這些規定是從今年7月1號開始實施,雖說新法規還未上路,店家沒有觸法疑慮,但民眾顧慮食安問題,店家也承諾將加強員工訓練,告知消費者肉品跟食用方法。
(封面圖/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