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加上疫情因素,不少物價蠢蠢欲動,行政院近期密集召開平抑物價小組會議,其中政院特別鎖定民生物資像是米、麵粉等等價格波動,以及近期高麗菜與蔥價標高問題等,試圖平抑物價。
豬肉攤商 vs.民眾:「你要買多少,(這個一百塊就好。)」
買豬肉前先問價格,不少民眾上菜市場,一提到豬肉價格超級有感。
民眾:「豬肉漲的最多,豬肉本來是150元,現在變成180元,東西要吃也沒辦法。」
豬肉價格民眾大喊吃不消,葉菜類也是讓民眾怯步,之前高麗菜一度一顆飆破200元,近期逐漸回穩。
攤商:「高麗菜一顆要100多,因為蠻大顆,之前有賣到100塊左右一斤,南部的菜沒有辦法到北部來,前陣子淹水也有可能。」
雨水釀災,包含蔥在內一台斤超過190元,甚至連米價都蠢蠢欲動,米、麵粉 ,民生用品價格傳出調整,政府出手監控平抑物價,協調航空業者增加貨運航班,紓解海運貨櫃塞港,導致成本上漲的問題。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5、6月份的時候,有比較嚴重的疫情,廠商他們有面對生產成本的上升,但是沒有辦法轉嫁給消費者,最近消費慢慢復甦,廠商累積好幾個月的成本上升,當然在這段時間,他就會轉嫁給消費者,在經濟好的情況下,能夠完全避免物價上漲的壓力,這恐怕有點困難,跟能源價格上升也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國內可做的可能是緩價,但也沒辦法完全吸收。」
全球通膨因素導致物價上漲,但民眾更憂心,明年軍公教與基本工資調漲後,恐怕民生用品再漲一波,政院試圖穩定物價,緊盯是否有人為哄抬因素。
(封面圖/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