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中毒案在死者的血液中檢驗出台灣首例「米酵菌酸」,根據美國國家首都毒物中心(NCPC)指出,誤食米酵菌酸可能在1天內死亡,死亡率約為 40%~100%。 什麼是米酵菌酸?哪些食物容易出現?又該怎麼預防?《EBC東森新聞》整理5大QA一次看。
米酵菌酸是一種罕見毒素,容易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繁殖,尤其是椰子、玉米。該菌在22°C-33°C和中性pH值環境,會迅速繁殖。
米酵菌酸主要危害肝臟、腦部和腎臟,在吃下肚後1-20小時內毒發,嚴重可能導致肝衰竭、腎損傷、昏迷甚至死亡。常見中毒症狀有:
▼米酵菌酸的中毒症狀,初期並不容易發現,因此民眾應保持警覺心。(圖/衛福部食藥署)
以上澱粉、玉米、椰子類相關製品,容易因長期放置發酵產生米酵菌酸,民眾切勿食用。
由於米酵菌酸無色無味,很難在食用時發現,且米酵菌酸不會因為洗滌或烹飪而被破壞,預防才是關鍵。
若米酵菌酸意外吃下肚,建議可先以催吐方式排出胃部食物,接著盡速就醫並保留食餘檢體提供檢驗。
過去臺灣未曾發生米酵菌酸中毒的食安案件,而國際上較嚴重的米酵菌酸中毒事件多發生在印尼及中國大陸。
▼寶林案驗出的米酵菌酸在台灣是首例,過去在其它地方也發生過。(圖/衛福部食藥署)
(封面圖/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