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師訂飲料太忙忘了拿 外送員「10度冷風吹40分鐘」:我還在喔
部立桃園醫院院內感染擴大後,全民情緒變得較為緊繃,近期在第一線作戰的醫護人員們更是嚐盡人間冷暖。正妹護理師林婷今(20)日在粉專分享了自己遇到的暖心故事,她提到護理師們叫了飲料外送,卻因緊急突發狀況將其拋諸腦後,原本以為會被外送員痛罵,但對方的舉動讓她直呼:「台灣人還是很暖的!」
01/20 21:53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擬定新版新冠肺炎確診解隔離條件,只要1次陰性加1次核酸檢驗Ct值34以上,或連續2次Ct值34以上就可解除隔離,但出院需加強自主健康管理,最快下周上路。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在記者會表示,尊重專家諮詢小組提出的解隔離標準建議,未來新制上路後,以此標準解隔離者若出院回家,仍要加強自主健康管理。如禁止出入人潮擁擠處,僅能從事固定且有限度的活動,出門一定要戴口罩,且不要接觸不特定人士等。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也在記者會分析確診者解除隔離天數與住院天數,在去年3月1日之前的個案,住院到解隔離天數中位數為27天(最短9天、最長80);從4月之後中位數逐漸下降,到11月1日以後的住院個案,中位數則為15天(最短4天、最長46)。後期中位數會縮短,可能是確診者核酸檢驗Ct值都很高,很快就可達到解隔離標準。
張上淳也說,從確診者病毒培養結果來看,能培養出來者Ct值多數小於27,僅有1人超過30還被培養出來。大部分能培養出病毒的都是發病日10日內,只有2個例外,是發病14天還培養出陽性。
有鑑於現有科學證據顯示,Ct值超過30、發病日多於10日就幾乎不具傳染風險。疫情指揮中心日前研議修訂確診者解隔標準,不再需要二採陰。
張上淳表示,以往確診者需要二採陰才能解除隔離,但專家小組已有共識,未來若確診者採檢1次陰性,加上1次Ct值34以上,或是超過24小時連續2次採檢Ct值都超過34,就可解除隔離。
張上淳說,依據國內外資料,Ct值34以上就百分百不會培養出病毒,不具有威脅到周遭的風險。但解隔離不代表出院,有些病人可能有肺炎,符合解隔標準也還是會住院治療,但這樣的個案相對少。
(封面圖/東森新聞)
【往下看更多】
【今日最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