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澳跨海大橋崩塌後,國軍派出大量人力連夜救援,其中海軍的水下作業大隊共24人,負責到水下進行救援任務,水下作業大隊第三作業隊長就說,因為新臺勝266號翻覆壓扁水下都是油汙,造成搜救相當困難,而他們也要清除航道,必須割開南方澳跨港大橋在水裡的橋面,每個人下水作業都要連續約1小時半。
水面上不斷有白色泡泡冒出來,這是因為國軍的軍方,在2日凌晨開始徹夜在水下做焊切,軍方的水下作業大隊,跳進水面上滿是殘骸散落的水面,軍方還用攔油索,圍起新臺勝266號而水面下的狀況更糟糕。
水下作業大隊第三作業隊長楊昀叡:「下水之後發現,新臺勝266號其實油汙的汙染很嚴重,然後再加上它的下面,都是繩索跟鋼纜,能見度應該是伸手不見五指。」
▼水底下能見度相當低,讓搜救266號過程相當困難。(圖/東森新聞)
水底下能見度相當低,讓搜救266號過程相當困難,海軍的水下作業大隊總共派出二十四人參與蘇澳跨港大橋倒塌後的救災,分為四組人員,以輪班方式執行下水任務,而他們的任務不只找失聯的漁工們,當南方澳跨港大橋坍塌後橋面直直落入水中,一旁的欄杆、路燈和小石塊也全都掉落海,為了讓航道打通水下作業人員使用電焊機,4個點4個檯同時作業,先將欄杆和路燈一一切斷,再處理鋼纜將障礙物通通,移往M3浮門橋搬運終於打通航道。
水下作業大隊第三作業隊長楊昀叡:「十公尺的航道清除,然後那時候的水深大概是五米左右,那個基座其實是非常厚的。」
▼因為擔心潛水員安危,每2分鐘就會確認他們安全。(圖/東森新聞)
不好切割,也讓每個人在水下作業時間約1小時半 ,最可怕的是在切割時都有穿溼式防寒衣也有戴絕緣手套,但還是會有觸電的麻麻感。
水下作業大隊第三作業隊長楊昀叡:「那個觸電的感覺是有一點麻麻的,但是為了達成這個任務,每個潛水員還是卯足了全力。」
也因為擔心潛水員安危,每2分鐘就確認他們安全,來回進行水下作業,都可顯示水下救援的不容易。
(封面圖/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