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注音怎麼辦?古代人還有「這4種」標音方法!

(圖片取自pixabay)

 

近日注音符號是否該廢除成為熱門話題,很多人也因此才知道古中國沒有標音字母,注音符號的歷史僅百年餘。那麼,古中國人如何為生字標音呢?

 

大致可以分為三種,形容一個生字如何發音、用其他已知漢字的發音去模擬生字的發音,又細分為「讀若」與「直音」,以及較為成熟的「反切法」。

 

因為漢字不是拼音文字,所以古代人沒有拼音的概念,當時要讓別人得知一個字的發音,會用發音的長短(古音有分長短音)、緩促、舌位、嘴巴的形狀等方式來形容。比如《春秋公羊傳》裡有一句話「春秋伐者為客,伐者為主」,此句中的兩個伐的意義不同,而古代人怎麼區別呢?古代讀書人標注「伐人者為客,讀伐長言之」「見伐者為主,讀伐短言之」。

 

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攻擊別國的伐與被攻擊者的伐,是靠讀音的長短來區別的。

 

又比如《淮南子·修務訓》中有句話「胡人有知利者,而人謂之駤。」古代讀書人標注「駤讀似質,緩氣言之者,在舌頭乃得」,完整地說明其發音方式。

 

如果古人持續精研、標準化對發音的描述方式,或許古代中國會發展出語音學,但多費唇舌的譬況法畢竟不比讀若法與直音法來得好用。

 

讀若法就是「某字讀若某字」,對粗識文字的人來說十分好用;若兩個字讀音完全一樣,那就直接指明某字讀起來與某字相同即可,即是直音法。

 

雖然好用,但一些無同音字,或同音字極冷僻的字,如丟、耨、咳等等,用讀若法、直音法總是不方便。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中國開始出現反切法,利用漢字的聲母、韻母去拼出一個生字的音。舉例而言,像丟這個字沒有同音字,那就用「得」的聲母與「鳩」的韻母去拼出其讀音,即「得鳩切」(或稱「得鳩反」),取上一字的聲、下一字的韻與聲調。

 

這個方式雖然還稱不上完美,總是比譬況、讀若、直音法好用多了,所以反切法出現後就廣泛流傳,成為字書的常用標音方式。但反切法還是有它的問題,畢竟反切法能生效的前提是大家須具備一定數量的漢字發音知識,不像音標法,只要掌握少數字母的發音就能一法通萬法通,藉之模擬所有生字的讀音。總而言之,對象形文字的中文來說,沒有統一標準讀音的前提下,反切可能已是最適合大眾識讀生字的方法。

 

 

注音 古代人 標音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天兔北上逼近!專家預測:周五4地較有機會放颱風假

天兔北上逼近!專家預測:周五4地較有機會放颱風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