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排可以吃半熟,但豬肉、雞肉可不行!因為豬和雞都是雜食動物,容易長寄生蟲或病菌。豬肉身上常見的除了有豬肉絛(ㄊㄠ)蟲,還有致命的旋毛蟲,一旦隨著生肉被吃下肚,會寄生在人體,導致心肌炎,雞隻同樣也有沙門氏桿菌,也可能會造成死亡。
生牛排放進煎鍋,冒出令人垂涎的香味,台灣人最愛五分熟口感。牛排一刀刀片開,裡面透著鮮嫩紅色,牛排可以吃到半熟甚至三分熟,但其他肉類可別輕易嘗試。去年一月,宜蘭兩間學校的營養午餐雞腿沒煮熟,導致34名學生食物中毒、腹瀉送醫,然而不只是雞肉,豬肉也容易因為沒有熟透「禍從口入」。
一顆顆白色蟲卵附著在生豬肉上,這是豬肉絛蟲的蟲卵,是一種寄生蟲,一旦吃下肚會寄生在人體腸道,再透過血液循環,鑽到其他身體組織甚至大腦,從而產生併發症,就算吃藥也難以全部根除,但最可怕的是,豬肉還有更致命的「旋毛蟲」,可能引發心肌炎造成死亡。台大動物系教授陳明汝「:這個旋毛蟲,當豬隻被感染之後,它會先到腸道,它生長繁殖,肉如果你沒有煮熟的話,蟲就會在裡頭你就會吃下肚。」
豬肉最常發生問題的是「厚切炸豬排」,肉裡透著微微粉色,看起來很討喜,吃起來又軟嫩Q彈,但其實根本沒熟透,這肉吃下去可能就是災難的開始,還有部分餐廳,推出高檔伊比利豬料理,標榜是「會走路的橄欖樹」,飼養環境乾淨衛生,能像牛排一樣生食,很受饕客喜愛。
餐廳主廚李思銘:「吃起來很像牛排,伊比利豬草食性,國外吃沒吃到全熟,七分熟柔嫩度剛好,有點粉紅色,是沒有熟口感軟嫩。」
但專家提醒,就算產地飼養沒問題,食材經過空運、海運歷經長途跋涉,在保存過程或溫度控制上難免有變數,食安風險就暗藏在其中。營養師馬鳳吟:「通常這種東西,就像是軟性罐頭、半熟品,擔心會有肉毒桿菌,或是不知道的菌種,在低氧狀態下還是能存在。」
還有這種「雞肉沙西米」,外觀看似烤熟,但一刀切開,裡面還是未熟肉塊,台灣現在流行舒肥料理,這是一種低溫長時間的烹調法,能讓雞肉變得軟嫩,但偶爾也會像這樣,部分肉塊沒有熟透,沙門氏桿菌就藏在其中。營養師馬鳳吟:「舒肥大概五六十度,所以需要長時間,大概至少要一小時,才會讓食材變熟。」
肉類通常要到70度以上高溫,才能殺死一般細菌,烹調過後可以再靜置一段時間,讓內部導熱更均勻,降低生食風險。主廚李思銘:「你吃到生食,你可能會把細菌吃到肚子內,風險相對高一點,豬肉、雞肉應該都要吃全熟。」
連吃遍各地美味的主廚,都建議肉類要吃全熟,民眾最好不要為了嚐鮮去冒險,畢竟每種生物的病菌不同,料理的噱頭、生食的風味,其實是拿自己的健康開玩笑。
(封面圖/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