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若不好,人生就是黑白的」,肝臟是相當重要的器官,若出了問題,可能會有致命的風險!一名肝膽科名醫,因為長期有「吃花生」的習慣,長期下來讓肝臟負擔太大,最後竟罹患肝癌,對此醫師就點出傷肝的四大「NG行為」提供民眾參考。
▼一位肝膽科名醫因為飲食習慣,最後竟罹患肝癌。(示意圖/Pixabay)
日前腸胃科醫師蕭敦仁在東森綜合台《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自己的恩師也是肝膽腸胃科名醫,不過他的看診時間比一般醫師來的更久,因此當他肚子餓了,護理師就會端出一盤花生讓他解饞,這樣的習慣也維持了好一段時間。結果這位名醫在54歲這一年,發現自己「右上腹怪怪的」,照了超音波,竟發現肝臟長了一個腫瘤。
後來這位名醫經過一系列檢查,發現是罹患肝癌,且已經破裂出血了。得知這個消息,讓蕭敦仁很震驚,仔細探究原因,發現老師本身就有B型肝炎,又沒有定期做超音波檢查,等到發現問題時,腫瘤已經大到破裂了。
▼蕭敦仁的老師覺得右上腹不對勁,才發現原來是長腫瘤。(圖/翻攝自醫師好辣YouTube)
蕭敦仁表示,肝病可以分為「病毒性肝炎」、「化學性肝炎」、「代謝性肝病」三種。
常聽到的A型肝炎、B型肝炎、C型肝炎、D型肝炎都是屬於病毒性肝炎。
這類型的肝病,跟飲食比較有關係,例如喝酒、吃藥,又或是花生放太久,產生黃麴毒素,都屬於化學性肝炎。
▼吃藥、喝酒等行為,容易讓人出現化學性肝病。(示意圖/Pixabay)
代謝性肝病,其實就是脂肪肝。
延伸閱讀>>吃益生菌肝臟化膿住院 醫曝8種人別吃:恐會敗血症
蕭敦仁表示,假如人體罹患兩種以上的肝病,嚴重程度會加乘上去,例如他的老師就是本身有B肝,又攝取過多黃麴毒素,兩種肝病累加起來,才會導致肝臟容易長腫瘤。
蕭敦仁表示,花生只要放在室溫超過12度的環境,就很容易產生黃麴毒素,因此當花生拆封後沒吃完,一定要記得放進冰箱。除了吃放太久的花生之外,脂肪肝、愛亂吃藥、喜歡吃生食也是傷肝的NG行為,民眾要盡量避免,才不會對肝臟造成沉重負擔。
文章內容約從影片1分鐘開始
(封面示意圖/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