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50多歲的婦人照大腸鏡檢查時,發現有息肉但拒絕切除,即便醫生警告她,假如放著不管可能會在5~10年後引發癌變,她仍不聽勸。想不到才過了2年,婦人因為頻繁出現血便而就醫,一檢查才發現已大腸癌第三期,另外,醫師發現婦人不良的飲食習慣,也是導致她惡化成癌症的原因。
▼婦人被檢查出大腸有息肉,卻不願切除。(圖/翻攝自《醫師好辣》YouTube)
肝膽腸胃科醫師張振榕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一起他診治的病例,是一名50多歲、有特殊宗教信仰的婦人,在照完大腸鏡就跟醫師表示「假如我有息肉,你都不可以切!」讓醫師當時滿頭問號。檢查結果出爐,想不到真的發現有息肉,儘管張振榕嚴厲勸說要切除,仍無法改變婦人的決定。
張振榕表示,當下看完大腸鏡結果,馬上就知道婦人的息肉屬於「腺瘤」,並且有0.8公分大,提醒她假如放個5到10年內,「應該會變癌症」,並提醒她在半年內一定要來回診,持續追蹤這顆腺瘤的情況。不過婦人兩、三年後才重新回診,表示自己大便出血,當醫師替她照大腸鏡才發現,婦人已罹患第三期大腸癌,讓現場來賓都倒吸一口氣。
張振榕指出,一般來說大腸息肉超過1公分以上已經相當危險,而當時婦人已在癌症邊緣,可惜沒有及時切除。張振榮也在問診時,發現婦人另一個問題,由於信仰的關係,長期吃素的她平常偏愛素肉、素雞、素魚等加工類食品,非常油膩。此外婦人也很愛吃甜食,如此的飲食習慣讓她纖維質攝取不足,再加上油炸品以及身形較為豐腴,都大大提高罹患大腸癌的機率。
▼婦人愛吃油炸物及甜食,增加罹患大腸癌的機率。(示意圖/pexels)
張振榕表示,
後來這位婦人的抗癌過程相當辛苦,「送醫開刀,腸子切一半,化療什麼的都來」。張振榕提醒,息肉在臨床上可以分成4種類型,分別為:增生息肉、管狀息肉、絨毛息肉及鋸齒腺瘤。他解釋,增生息肉不太可能轉為癌症,單純就是大腸皮變厚。其餘三種都俗稱「腺瘤」管狀息肉癌變時間約5到10年,而絨毛息肉3到5年就可能癌變。最棘手屬鋸齒腺瘤,因長得扁扁的會因患者清腸不完全或醫師檢查時間快而忽略掉,也最容易形成癌症,要特別留意。
▼大腸內若發現腺瘤,都會大大增加罹癌的風險。(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封面示意圖/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