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關鍵字|東森新聞:新聞在哪 東森就在哪裡

搜尋 變薄 的結果 │ 共找到 138

太平洋將逐漸消失「形成超大陸」專家揭台灣未來位置

,根據建模研究,海洋岩石圈的強度是決定超大陸如何形成的關鍵因素。地球內部的熱量在數十億年內逐漸流失,導致大洋中脊地函熔融程度降低,海洋地殼隨之變薄,並形成新的岩石圈。澳大利亞科廷大學與中國北京大學的研究指出,隨著地球地函逐漸冷卻,海洋板塊整體強度減弱,太平洋將縮小,最終將比大西洋和印度洋更小。阿美西亞的形成過程包括美洲向西移動、亞洲向東移動,南極洲靠近南美洲,非洲的一側與亞洲接壤,另一側則與歐洲連接。不過這一超大陸的形成預計至少還需2至3億年。「阿美西亞」這一名稱來源於美洲與亞洲兩塊大陸的碰撞結合。上一個超......
10-17 14:30

可樂成癮!35歲男「1天2罐」 一口牙全毀了

又不愛刷牙,長期下來牙齒變得敏感,近兩個月飲食時嘴巴有酸痛、冷熱刺激疼痛感,還注意到牙齒變短、變薄,還有凹陷的黑洞。。男子急忙到湖南人民醫院口腔二病區就醫,經過副主任熊瑛醫師檢查,根據他愛喝碳酸飲料,判斷是牙酸蝕症,主要是碳酸飲料的成分腐蝕以鈣為主要成分的牙齒,從而造成牙齒組織缺損。隨後熊瑛醫師先替病患進行根管治療和牙冠修復。對此,熊瑛醫師也介紹,牙酸蝕症又稱牙侵蝕症,是牙齒受酸被腐蝕,導致牙組織脫礦化,初期症狀是牙齒表現出現白堊色,之後會變褐色、變黑,再出現牙齒敏感、牙髓炎、牙齒折斷和咬合錯位等狀況。熊瑛......
08-16 20:30

台股站上23000點股市獲利帶動房市升溫

三年超過2%,相較於過去十年的平均值,等於是過去十年的三倍。通膨壓力下,錢不斷變薄,許多民眾選擇將資金轉入房地產市場,以期避險。除了通膨因素,台股屢創新高也是推動房市熱潮的關鍵因素之一,滿手現金的民眾也帶著股市獲利轉向房地產,推升房市熱度。最新第2季「政大永慶即時房價指數」報告指出,全國房價季增4.7%、年增9.5%。其中,台北市房價年增近一成,整體房市價量齊揚。財經專家汪潔民分析,房價上漲主要原因包括:強勁的自住需求、通膨預期以及台股上漲帶來的財富效應,而通膨依然是今年首要面對的總經議題,更是與近期房地產......
08-02 10:03

台股站上23000點股市獲利帶動房市升溫

三年超過2%,相較於過去十年的平均值,等於是過去十年的三倍。通膨壓力下,錢不斷變薄,許多民眾選擇將資金轉入房地產市場,以期避險。除了通膨因素,台股屢創新高也是推動房市熱潮的關鍵因素之一,滿手現金的民眾也帶著股市獲利轉向房地產,推升房市熱度。最新第2季「政大永慶即時房價指數」報告指出,全國房價季增4.7%、年增9.5%。其中,台北市房價年增近一成,整體房市價量齊揚。財經專家汪潔民分析,房價上漲主要原因包括:強勁的自住需求、通膨預期以及台股上漲帶來的財富效應,而通膨依然是今年首要面對的總經議題,更是與近期房地產......
08-02 10:00

早餐店又漲價!?網猜主因「6月夏季電價漲」

久就這樣了啊,很久就一直這樣子。」民眾:「我看到是還好,沒有說「張數」有變少。」民眾:「沒感覺到欸還是一樣啊,變貴是有那一定是有的。」各款衛生紙,大家用下來真的有變小變薄嗎,實際街訪,部分民眾有感,但也有許多人認為,品質沒有太大改變,但價格確實變貴,在這萬物皆漲的世代,也讓消費者感嘆,食衣住行各類消費,恐怕只會變得更加吃緊。......
06-04 15:36

台中傳「買房得配貨」代銷否認:是先賣大坪數

法。」預售屋市場真的熱,根據統計,今年第一季,預售屋成交超過3萬戶,平均每分鐘就成交0.85戶。房市專家張菱育:「物價電價雙漲,那民眾會擔心手中的現金變薄,所以希望把錢放在相對能夠抗通膨的地方。那加上去年下半年,新青安政策的上路之後,那也吸引了很多的首購族積極的進場購屋,所以也帶動了這種低總價還有小宅產品的熱銷。」從房貸餘額同樣看出端倪,央行公布,全台五大銀行4月新增房貸高達955.6億元,創下今年新高,這波房市大多頭還沒到盡頭。......
05-25 10:07

60歲婦服用「止痛神藥」慘胃潰瘍醫示警:非常傷

,才會造成這個結果。蕭敦仁醫師進一步解釋,胃內有一層重要的黏液層可以保護胃黏膜,以免受到胃酸的侵蝕。然而當服用止痛藥後,這層黏液層會變薄,使胃酸更容易侵蝕胃壁,造成潰瘍形成,「導致胃酸碰到胃壁,就會一次破好幾個洞」。蕭敦仁也提醒,婦人就是服用「赴日必買的止痛神藥」,成分為「布洛芬Ibuprofen」,屬於「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像這樣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對胃黏膜的傷害特別大,呼籲大眾不要隨意自行購買和服用這類藥物。......
05-08 14:37

營建指數好派表現超越大盤!專家憂:市場的確過熱

建類股的股價從高價股到10元的銅板股,都同步出現拉升。「不過現在市場的確有點過熱」,曾敬德話鋒一轉,提及從今年股市資金行情可知,通膨加深民眾對於台幣變薄的恐懼,加上建案熱銷與房地合一稅閉鎖讓供給量減少,持續推升房市價格,房價還在不斷創高的趨勢中,未來除要觀察股市是否能夠在高檔穩住,倘若房市持續高漲,也要慎防未來是否有新的房市政策出爐。。......
04-24 12:50

投資客只是求生存?他揭台灣房產3特性:不買就是「倒退嚕」

,「跟著眾人高喊居住正義,你把錢放在銀行卻什麼也不做「你不敢買股票,因為每買必賠」、眼睜睜地看著鈔票逐漸變薄,這樣換得的是什麼?為了拿到居住正義忠誠功績獎嗎?」。投資房產是為求生活資本社會不投資即倒退嚕雖然可以透過操作其他投資如股票、基金、債券或加密貨幣來抵禦通膨大怪獸,但問題在一般人沒有高超的操作技巧,「不要講說報酬收益超越房地產了,賠錢的人比比皆是。」他說必須認清一件事,「活在一個資本主義的社會中,當別人每天都在想辦法累積資產,而你只是待在原地不動,那麼其實你就是在倒退嚕。」該房仲也站在對立雙方的角度說......
03-29 16:21

央行6月再升息?楊金龍:利率水準已是15年來高點

」3.22%,今年是「成長」3.22%,那主計總處是3.43%,那基本上3.43%和3.22%,這個算是還溫和的成長。」雖然央行跟主計處,估計今年GDP都將突破3%,但對小老百姓來說,眼下漲電價房貸變多,口袋錢變薄感受更深。......
03-27 17:09

手上有3百萬!他問「買房還是續租」網見租金勸:傻了才買

心漲跌」。不少網友則建議繼續租屋兼買新房投資,「繼續住3000元房子直到無法居住,再收回自住」、「如果永遠有補助,當然租屋。閒錢,買房出租或買ETF」、「把預計要買房跟未來房貸的錢先都拿去投資,不要讓錢變薄」。不過原PO也回應,若買了房就不能領補助了,不過即使沒補助,房租也只有8千多元。存款追不上房價能負擔應考慮進場不過也有網友認為存款追不上房價,建議還是快上車,「40年老房還能讓你租多久?另外你還有兩個小孩呢,為了以後著想還是現階段買房好,之後房價只會越來越貴「碳稅缺工及原物料上漲」」,原PO對此也認同,......
03-08 10:48

怎麼辦?久久刷一次簿子他見存款破百萬傻了

向網友求助,「請問大家遇到這種情況,都會怎麼做?」。貼文曝光後,引起網友打趣直呼,「捐出去,沒有錢就不會變薄」、「問就是全部花光」、「拿出來給大家抽獎」、「拿出來大家分一分,你就又有存錢的動力了。」另外也有人建議,「若完全不懂投資,放定存比活存好」、「因為通膨的關係錢才越來越薄的,可以部分做儲蓄,部分做投資做活用,這樣錢不會變薄的太快」、「無腦ETF周周配息,很讚唷」、「一百萬對現在物價已經有點不夠,最好別亂花,光長照可能讓你撐幾年。」......
03-03 20:09

500萬老屋「增值到2000萬」嚇壞人網道心酸:很值錢

地不會老,是地在漲價;3.估計您若真擁有此屋,問的問題應該是附近行情怎樣?我能賣多少錢?而不是質疑為何漲那麼多」、「是錢變薄了,錢繼續變薄,什麼東西包括房價拉長時間軸還是會繼續漲價」。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的統計數據發現,近5年七大都會區的中古大樓房價,除了雙北之外,其餘縣市漲幅均超過35%,可見中古屋漲勢不比預售還少。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通常有產業聚落及重大建設或開發題材挹注的地區,能夠帶動在地購屋需求,房價自然有撐,加上近幾年因通膨、缺工、缺料等因素,預售價格難降,且當預售屋房價起漲,便連帶推升中......
02-20 16:29

高房價源頭是「他們」!建商大老開砲:我們也很無奈

他希望選後打房不合理的地方都能有所調整,「居住正義不是買不買得起,是合理價錢住到安全房子。」海悅國際總經理王俊傑也有同樣看法,「居住政策應是每個人住的起,不是每個人都買得起」,政府應朝這方向加強社宅規劃;另外他也提到,現在通膨物價飆升,薪資不調整就會感覺錢變薄,距離成家也會更遙遠,如何提高國內整體薪資結構,也是政府該改善的方向。「封面示意圖CTWANT提供」以上言論不代表東森新聞立場。延伸閱讀父母提早退休「存款3200萬」 網一看職業狂羨慕:躺平贏9成的人妻在基隆上班卻收「苗栗超速罰單」 人夫發文怒嗆:以為......
02-05 08:36

紅包變薄了!上班族喊沒加薪壓歲錢預算平均11.3K

紅包變薄了!上班族喊沒加薪壓歲錢預算平均11.3K ... 紅包變薄了!上班族喊沒加薪壓歲錢預算平均11.3K。今年過年圍爐,發紅包最新行情是多少?根據人力銀行調查,今年壓歲錢的總預算平均落在11292元,比去年多出了1000多元,但也有上班族認為疫情後通膨嚴重、物價變貴,如果按照一般紅包行情包的話,又怕會被嫌太少。一人一包紅包好過年,但一邊是領的開心,一邊的心則是在淌血,大家都想問今年紅包究竟該包多少錢。記者vs.民眾:「「給爸媽包多少錢?」,可能3600之類的吧,因為剛出社會還沒有賺很多錢。」。記者vs......
02-03 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