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傳媒】秘辛揭露!北韓出逃軍官:目睹飢餓逃跑士兵受虐

●脱北者金周日(Kim Joo Il),是倫敦唯一一家面向北韓人的報社「Free NK」的創始人。攝:陳念千/端傳媒

倫敦西南部新莫爾登區(New Malden),街頭的亞洲招牌和面孔多起來。這裏是倫敦亞裔人口聚居區之一,東亞人佔比達20%到25%,以南韓人居多。新莫爾登區周圍擁有歐洲最大的海外南韓人社區。據不完全統計,這裏生活着2萬到3萬名韓裔和僑居在外的南韓人,也被認為可能是「南韓以外最大的南韓人社區」。

鮮為人知的是,新莫爾登區還聚居着歐洲最大的北韓人群體。在一家大型南韓食品超市二樓,一名「脱北者」正在整理當地北韓人信息。他叫金周日(Kim Joo Il),創立了倫敦唯一一家面向北韓人的報社「Free NK」(自由北韓)。更特別的是,金周日曾經是北韓人民軍軍官。

「脱北入英」

2005年金周日在東北部吉州郡(Kilju County)豐溪里核試驗基地(Punggye-riNuclear Test Site)附近執勤。出於任務需要,軍隊人員有機會獲得全國範圍的通關文牒,到南北韓邊境或中朝邊境上去。

一個陰天的晚上,正在咸鏡北道(North HamgyongProvince)中朝邊境執行任務的金周日來到圖們江附近。他決定藉着夜色遊過圖們江。金周日利用軍官制服帶來的便利,騙過層層守衞來到江邊。根據他的回憶,自己選了一處隱蔽性好、河水不算湍急的地方下水,用了4小時遊過圖們江,逃到了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區。

抵達中國後,金周日聲稱收到中方給的一筆錢,隨後往東南亞去了。

金周日沒有提及海外逃亡的具體細節和路線圖,只說兩年以後,在人權組織幫助下到了英國。

英語通常稱「脱北者」為「defector」,這個詞除了有「逃亡」之義,還有「投誠」和「變節」的意思。金周日認為,「脱北」和「defect」的內涵並不完全對應。他不願意被稱作「defector」,即叛國者意義上的「脱北者」,而強調是難民意義上的「脱北者」——區別在於,他明確反對北韓當局,但不認為自己背叛祖國。跟其他一些脫北者不同,金周日並不期待韓半島統一。

2007年,金周日遷往倫敦新莫爾登區──一個以南韓人為主導的亞裔社區,南韓移民從上世紀70年代起陸續來到新莫爾登區。在講述到自己和南韓人的關係時,金周日表示很喜歡和南韓人生活在同一社區,因為這裏有他熟悉的語言和食物。除此之外,初來乍到的他和大多數南韓人並無太多共同話題。「當然,我是一個北韓人,別人問起我的時候我會這麼說。」「脫北」,這一源於南韓政府的術語讓金周日感覺受到了冒犯。

他一方面對韓朝分裂多年的歷史表示遺憾,另一方面又完全接納這一結果,對他而言「北韓有一個民主、自由的政府」比半島統一更加重要。公民身份沒有帶給金周日法定權利之外更多的東西,也沒有褪掉他身上的民族性。

「他既明確反對現在的北韓當局,又拒絕使用背叛性質的字眼描述自己的身份,擔心自己失去北韓的民族性。」

強烈的鄉愁和對北韓當局的負面情緒驅使下,金周日完全將國家和民族分離開來,政府成為可以被單獨背叛的對象。而最後,「難民」倒是凡尋找不到確切政治身份的人都可以借用它。

金周日的觀念反映出20世紀以來政治難民的普遍特徵,即否定母國政府的同時,強調政黨政治中的北韓和民族文化中北韓的區別。

採訪中,金周日屢次用蹩腳的英文說出自己是「難民」(refugee),而非變節者。這番言說別有味道,大概也道出不少「脱北者」身份認同之困局。

金周日來英國沒多久就創立了Free NK報社,辦公室裏的擺設和裝飾還是北韓風格。他說,最大的願望是有一天能夠自由地出入祖國。

▼金周日「脱北」是因他目睹士兵受到虐待、普通人吃不飽飯後,明白自己國家並非如教科書上所寫,因此決定離開北韓。圖為小孩於北韓咸興火車站乞討食物。示意圖,非當事畫面。(圖/取自維基百科)


北韓出現「市場一代」

談及「脱北」的初因,金周日說,他目睹因飢餓逃跑的士兵受到虐待、普通人吃不飽飯,就明白了自己的國家並非如教科書上所寫,因此決定離開。除此之外,他並不願意多談。後來,對話中他也談到自己從軍時有機會收聽「敵台」,受到啟發。

金周日的介紹,也印證了外界猜測——北韓社會結構正在變化,或許將帶來更大的政治生態改變。

據他說,2002年以前,北韓只有「精英」和「普通人」兩種人。2002年,北韓首次出現市場經濟,允許私人有限地從事食品和日化用品買賣,同時逐步廢除對這兩類商品的配給。

少部分人通過做小生意率先和其他人拉開收入差距,不僅在平壤,在今天的北韓全境都生活着因此脱貧的「新中產階級」,稱為「市場一代」(market generation)。

這一階層有能力購買來自中國、俄羅斯和日本的合法商品,相當於市場機制讓購買進口貨的特權從精英階層自然「下放」了。但「新中產階級」的口味不限於此,他們開始涉足北韓的「地下市場」。他們能從黑市上購得國外DVD、外匯和毒品,有人甚至在「地下社會」傳播基督教。近15年富起來的新階層為黑市提供了強大的購買力,黑市也成為溝通北韓內外的重要媒介。

越來越多的北韓居民需要同海外溝通,海外很有可能生活着他們的「脱北」親人。

在北韓高壓的政治環境裡,依舊存在一定的漏洞和孔隙。在普通北韓人與流亡海外者之間,「地下社會」在北韓產生了,成為溝通外與內、可見與不可見、合法與非法之間的橋梁,「脱北者生意」應運而生。「中間人」遊走在這些裂縫中,兩頭收費,幫打點上下關係,為金周日和他在北韓的兄妹建立電話聯繫。據金周日介紹,大多數留家人在北韓的「脱北者」會把自己在海外的收入拿出一部分換成美元,請「中間人」匯回北韓,並在安全收到錢後給「中間人」一筆高額佣金。

▼金周日認為只有手持權力、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才有機會安全地離開北韓。圖為北韓平壤。示意圖,非當事畫面。(圖/取自維基百科)


遙遠的北韓

「手持權力、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更有機會安全地離開北韓。」金周日的斷言不免讓人聯想起1997年藉機「叛逃南韓」的北韓勞動黨中央書記黃長燁。但他同時表示,「安全」只是相較於那些試圖「脱北」的普通人而言,有更多獲得好處的途徑。

2007年,初到英國的金周日被安排落腳在利物浦。爾後以難民身份來到新莫爾登區,官方身份也從難民一步步變成永久居民、公民,和另一名先到英國的北韓人成了家。他坦言,學生時代最想去中國和蘇聯,沒想到來了地球的另一端。

在英國,像金周日這樣的北韓人有700多名,其中400多人住在新莫爾登區。出人意料的是,英國的「脱北者」數量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南韓,比美國和日本都要多。這些「脱北者」中70%已經獲得英國的永久居留權,工作集中在家政、後勤、餐飲等行業。

儘管數量較多,但歷史較短,社群內部聯結並不緊密,在英北韓人尚未形成如美國「脱北者」互相幫扶開水果店這樣在某一產業集中發跡的局面。

北韓人逃亡英國的歷史只有15年。2002至2007年間,英國境內只住着一兩戶北韓家庭。北韓人逃亡英國的高潮出現在2007年,正是這一年,國際人權組織密切參與「脱北」事務,使得包括金周日在內的大批「脱北者」有機會輾轉老撾、越南等地前來英國。

有消息指,在美國的一批「脫北者」計劃成立反金正恩政權的流亡政府,進而推動北韓政權的更迭。不過,金周日否定英國「脫北者」中存在這樣的組織。雖然在英「脫北者」人數上升,但關係並不緊密,暫時構不成組建流亡政黨的條件。

目前他做的,是在自己的媒體平台上,組建海外北韓人非政府組織,承擔團結和宣傳的職責。

天氣好的時候,金周日會安排在南韓的內應,向邊境北韓一側,放飛捆有報紙的氣球,每月一次。他寄希望於此種方式,向國內聽不起「敵台」的普通人,宣傳外面的世界。
北韓 脫北 南韓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全台急凍「先溼後乾」多地有雨! 12月颱「帕布」最快今生成

全台急凍「先溼後乾」多地有雨! 12月颱「帕布」最快今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