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卸任前夕再打「台灣牌」恐引北京反制 美台外交的未來機會及挑戰

聽新聞

▲台灣正尋求美國愈來愈多的政治和軍事支持。(圖/AFP)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上周六(1月9日)突然宣佈,解除在美台關係上「所有自設的往來限制」引起各界議論紛紛。

根據蓬佩奧的聲明,過去美國對本國外交官、軍人和其他政府官員與台灣方面接觸的內部規範(internal guidelines)是「試圖安撫北京」,但現在不再這樣了,行政機構部門該認為此前的「接觸指南」(contact guidelines)都該視為無效。

蓬佩奧在離職前夕突然宣佈上述消息,引起國際外交上的不同解讀和討論。

台灣外交部發文公開感激美國繼續深化台美關係。但中國官媒《新華社》則發文抨擊蓬佩奧等人違反國際規範,「將「台灣牌」打到如此沒有下限,其用心可謂歹毒」。

不過,在華府的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主任蕭良其(Russell Hsiao)則對BBC中文分析稱,美國國務院這些過時的內規早就該撤銷。他說,出自對於一個「威權國家的尊重,這些規定不公平地對待了台灣——一個可靠的、且民主運行良好的美國盟友。儘管華盛頓和台北之間的關係是非正式的,但它們仍應有尊嚴和受到尊重地進行。」

蓬佩奧宣佈解除禁令之後,周一(11日)美國駐荷蘭大使胡克斯特拉(Pete Hoekstra)邀請台駐荷蘭代表陳欣新前往美大使館會面。而後續效應,包含中國是否大動作反制都引起外界關注。

https://twitter.com/usambnl/status/1348635697066946562

蓬佩奧說了什麼?

在上周六(1月9日)的聲明中,蓬佩奧說,美國國務院曾經對美台外交官員之間的溝通制訂了複雜的限制。

他說,「今天我宣佈,我將解除所有這些自設限制」,「今天的聲明是承認美台關係不需要,也不應該,受到我們恆定官僚機構自設限制的束縛」。

蓬佩奧此舉在解除過往美國國務院內對台灣交往限制的所有「內規」,過去美國國務院對行政單位所頒發的台灣「接觸凖則」也都作廢。​

蓬佩奧在聲明最後稱:「我們兩個民主政權分享了個人自由、法治和對人類尊嚴的尊重等共同價值。今天的聲明見證了,美台關係沒有必要、也不會,因長久以來官僚體系的自我限制而束手無策。」​

US-Taiwan
Getty Images
邁克·蓬佩奧表示,美台關係不應該"被束縛"。(資料圖片)

下一步「台美建交」?

研究台美關係的社團「美國台灣觀察站」(US Taiwan Watch)位於美國,該社團發文評論蓬佩奧的宣佈意義重大。他們解釋說,過去美國國會通過的《台灣旅行法》,目的之一便是為了要呼籲「行政單位」(主要是國務院等)解除「內規」,讓台美雙方高階官員得以互訪,因為到目前為止,台灣主要政府高層無論於公或於私 ,都不能正式踏入華府官方機構。

但是,最近美國會剛通過的《台灣保證法》,也建議美國行政單位在該法生效180天內,重新檢視對台交往凖則及內規,並向參眾兩院報告。因此,這次由國務院國務卿自行宣佈,解除一切過往內規和對台交往的限制,格外引人側目。因為這表示,過去幾年美國國會部門一直呼籲的事情終於獲得實踐。

然而,相關分析都強調,這並非代表台灣可與美國「建交」。因為目前美國行政單位與台灣的往來,仍依照《台灣關係法》之規定,由美國國務院在台灣成立的民間機構,「美國在台協會」(AIT)負責。

聲明又強調,美國和世界上許多伙伴維持 「非官方關係 」——台灣也不例外。「​​換言之,美國和台灣仍舊維持「非官方」關係,且行政單位之間的往來還是得透過美國在台協會進行」,尚未達建立官方關係的程度,「美台觀測站」解釋。​

北京將如何反制

在蓬佩奧發言後,中國官媒「新華社」立即發表評論,抨擊蓬佩奧是「史上最差國務卿」之外,並重申北京不會旁觀:「這些政客在台灣問題上如此不擇手段,無非是想轉移矛盾,最後撈點『翻本籌碼』,根本不考慮中美兩國關係與兩國人民的長遠利益。」

中國復旦大學教授沈丁立向紐約時報分析,估計北京將對蓬佩奧的聲明作出強勢回應,以向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發出一個信號。「拜登需要看到宣佈造成的損害,這樣他才會採取緊急措施扭轉局面。」沈丁力說。

曾在美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任職的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教授梅迪洛斯(Evan S. Medeiros)則告訴紐時說,此舉可能不會有任何實際影響:「這看起來像是一個宣傳噱頭」,「本屆政府將在兩周內結束」。

​無論如何,在蓬佩奧宣佈取消禁令之後,有消息說,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會到台灣訪問,卸任前夕她會帶來什麼信息,北京如何反制,都引起印太地區周遭國家的注意。蕭良其對BBC中文判斷,在北京不斷壓縮香港政治空間的當下,克拉夫特此次拜訪如果成行,會是事關港台兩地的重要事件。因為「眾所皆知,香港是北京處理台灣的墊腳石。」

台美官方互動歷史

在歷史,台灣執政高層欲正式訪美,或在台與美國官方正式互動確實限制重重。

1995年,台灣開放首次民選總統的前一年,彼時為台灣總統的李登輝以「私人名義」獲邀訪問母校康乃爾大學並發表演說,引起全球關注。李登輝獲外媒以民主先生(Mr. Decmocracy)讚譽,但也引起中國強烈反彈。1996年中國在台灣外海試射多枚導彈演習,引起海峽局勢緊張,美國自波斯灣加派「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戰鬥前往台灣外海,與「獨立號」航空母艦戰鬥群會合,最後穩定住局勢。

事實上,當時李登輝訪美原先並不獲得美國總統克林頓的同意

但在李登輝於美中關係當時緊張時見縫插針,並同時支付數百萬美金於卡西迪公關公司(Cassidy)強力於美國國會游說,成功讓參眾兩院不分黨派幾乎全票通過,邀請李登輝訪美,克林頓在國會壓力下同意。李登輝因此成為是史上首位進入美國的台灣時任元首。

之後,中國崛起世界舞台,與美國政治經濟互動更深,台灣總統要訪美或過境美國,高層官員要在美台兩地與美國官員正式或私下互動,限制都越來越多。

2015年,國民黨及馬英九執政時期,台灣駐美代表沈呂巡在元旦當天率領台駐美官員和僑胞,在華盛頓雙橡園舉行台美斷交後的首次升旗典禮。

據台媒報導,由於雙橡園是中華民國政府過去和美國斷交前的的駐美大使館,具有象徵意義。當時台灣總統府事後稱這象徵台美友好關係更上一層樓。

台灣此舉引起北京強烈抗議。

美國國務院當時亦立即稱「我們事先不知道會在雙橡園舉行升旗典禮,這個典禮不符合美國政策,我們仍信守以《美中三公報》和《台灣關係法》為基礎的一個中國政策,沒有美國政府人員以任何身分出席典禮」。

奧巴馬政府隨後在國務院立下多項內規,規範台灣官方與美國官員的互動:包括禁止台駐美處人員進入國務院大樓、以及台方在雙橡園升旗;禁止在美國政府機構內展示中華民國國旗、軍事交流時也須移除中華民國國旗,以及不能在社群網站張貼中華民國國國旗等「推廣台灣主權」的信息等等。

這些禁令在特朗普執政後逐步開放,特別是美中貿易戰正酣,台灣獲得許多外交紅利。這幾年來,解除的內規包含讓台駐美代表處人員進入美國國務院大樓,譬如駐美代表蕭美琴履新時進了國務院與高層會面,並公開照片。即將來台的美國駐聯合國大使,也在紐約與台灣駐紐約辦事處代表會面餐敘等等。

但是,特朗普政府即將離開白宮,未來拜登政府是否會持續熱絡於美台互動 ,又是否會冷落並消極施行這些惠台法案,都是各界關注焦點。

美國 蓬佩奧 北京 台灣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全台急凍「先溼後乾」多地有雨! 12月颱「帕布」最快今生成

全台急凍「先溼後乾」多地有雨! 12月颱「帕布」最快今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