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軍機越過台海中線侵擾事件激起國際輿論關注,「澳洲人報」社論呼籲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應該要與總統川普看齊,支持「勇敢和成功的民主政體」─台灣。
媒體大亨梅鐸旗下、澳洲唯一全國性發行的大報「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昨天刊登社論「台灣面對不確定的未來」(Taiwan faces uncertain future),表示台灣對美國及其印太地區盟國具有明顯的重要性,若美國坐視台灣被北京掌控,美國在區域的影響力將大受打擊;因此,美國、澳洲等印太地區各國都需要致力阻止中國威嚇台灣這個「2500萬人民的勇敢和成功的民主國家」。
社論表示,美國11月總統大選後,不論是川普連任或拜登上台,未來4年都應該有具體的挺台策略。
社論提到,川普(Donald Trump)對台灣的支持,反映在對台軍售的決策中。例如,川普近日承諾對台提供水雷、巡弋飛彈和MQ-9B死神無人機(MQ-9B Reaper)等武器,金額達70億美元(約新台幣2050億元)。
社論呼籲,拜登(Joe Biden)應該向川普看齊,提出具體的挺台策略;例如,拜登可提出重啟「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談判,以便替台灣加入舖路。
「澳洲人報」26日也刊登澳洲國防情報組織前中國事務主管蒙克(Paul Monk)的評論文章「(澳洲左右)兩派對台灣的態度都該調整」(Attitudeadjustment required on both sides over Taiwan),認為澳洲朝野都應該重新思考「一個中國」政策,不該在台灣海峽戰雲密布時置身事外。
蒙克提到近幾十年來澳洲朝野的長期共識是若台灣「挑釁」(provokes)中國,即使美國支持台灣,澳洲也該避免被「美澳紐防衛公約」(ANZUS Alliance)捲入戰爭,因為這是戰略和外交計算後的既定立場;蒙克認為,由於近期局勢已出現重大轉變,所以澳洲應該改變過去的思維。
蒙克表示,假如中國在台海挑起戰端,將對中國及整個印太區域帶來災難;一味取悅中國與放棄台灣對維護區域和平沒有幫助,況且澳洲也根本無法置身事外。
蒙克解釋,過去中國對外政策奉行中國共產黨前領袖鄧小平「明智而有耐性的」(wisely patient)韜光養晦路線;因此,澳洲以過去的舊思維就足以維持和平;不過,現今中國是由「沒耐性也不明智的」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主政,澳洲需要從根本上重新思考對台灣的態度。
蒙克認為,武力犯台可能會讓中國自取其辱、讓台灣受創,同時危害區域安全;雖然如此,但從習近平不惜重大犧牲對付香港看來,習近平有可能對台灣採取強硬行動,台海有即將爆發戰爭的可能性。
蒙克提醒,澳洲必須認清自己在外交上的兩項挑戰,首先應該明確宣示:澳洲將不惜一切支持自由、民主、繁榮的台灣,要是中國發動戰爭,將付出重大代價。同時澳洲也要在長遠上促進中國走向民主,以便達到一個對各方均有利的局面。
蒙克表示,北京有可能寬宏大量認知台灣的獨立存在並與其和平相處,澳洲與日本、南韓、越南、印尼、印度、美國和中國應該可以冷靜思考這個可能性,並悄悄地認真討論這個可能性。這是相關國家集體面對的立即挑戰。
蒙克是至少10本書的作者,包括2005年出版的「於無聲處聽驚雷—反思中國」(Thunder From theSilent Zone: Rethinking China)。
(封面圖/國防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