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院次卿柯拉克(Keith Krach)訪台,外界預期台美友好關係升溫,學者今天表示,後疫情時代,各國重新思考以中國為生產中心的現況,若能早日完成台美自由貿易協定簽訂,將為台灣經貿與國際地位開拓新局面。
金融研訓院與台灣大學公共經濟研究中心今天下午共同舉辦「後疫情時代,加速促成台美自由貿易協定」研討會,邀請前副總統陳建仁、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及各界專家學者,討論如何為台美簽訂FTA或BTA做準備。
金融研訓院董事長吳中書致詞表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發生後,目前各國正在檢討重組供應鏈,生產成本不再是唯一考量,安全與韌性將是新的考量。
吳中書表示,今後經貿將邁入台美友好雙邊的時代,當單一國家無法完成全部流程,必須選擇的合作夥伴將是與自己有相似價值觀或產經條件為優先考量,也就是說,未來雙邊FTA的關係將更加重要。
因此,吳中書認為,在台美關係升溫的今天,台灣更應加速盤點釐清簽訂FTA前的準備工作,早日完成台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簽訂,為台灣經貿與國際地位開拓新的局面。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不管柯拉克訪台行程是否包含商業對話,都將掀起台美經貿關係的討論,尤其在總統蔡英文宣布擴大開放美豬、美牛進口後,外界就相當關注台美關係如何進展。
龔明鑫說,現在正是台美關係強化的好時機,自總統蔡英文上任後,就推動一系列政策增進台美關係,如今台美交流有結構性改變,不單純是經貿上的發展,還有技術上、未來共同性的深化。
龔明鑫表示,疫情也影響企業過去尋找供應鏈的條件,除了考量哪裡成本最低,還要評估風險,思考哪裡生產比較安全、穩定,因此他認為,台灣絕對可以發展成供應鏈重組過程中最關鍵的角色。
前副總統、現任中研院院士陳建仁也認為,政府必須透過說明、協調讓民眾更加了解,美豬、美牛在公共衛生上是安全的,在經貿上是合理的,建立與人民良好的溝通。
(封面圖/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