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9個多月前他們想像的生產故事,隨著疫情在美國蔓延,許多產婦戴著口罩直到分娩前那刻才脫下來。疫情下產子的經驗深刻,讓一名喜迎二女兒的爸爸感受新生命的可貴。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在美國有超過128萬人確診,逾7.7萬人不治,高居全球之首。疫情之下,當美國人埋葬逝去的親友時,嬰兒的出生代表著希望。
對於擁有新生命的家庭來說,產婦在疫情氛圍下分娩則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不確定性。
36歲的教育研究員李克(Jimmy Leak)博士告訴中央社記者,4月18日他陪同太太進到醫院產房,準備迎接二女兒出生時,「很害怕,擔心醫院擠滿了冠狀病毒疾病的病人」。
儘管一些美國產婦開始走回傳統路線在家接生,他們沒有考慮這個選項。由於醫院頒布新政策只能有一人陪同產婦進產房,他們必須把3歲半的大女兒交給年長的母親幫忙幾個晚上。
他們住在北卡羅來納州(North Carolina),一到醫院之後,院方先詢問紀錄每個人是否有任何染疫的症狀,婦產科醫生安慰並保證「醫生護士都會戴口罩、產房裡到處都有乾洗手」。他說,「看到乾洗手竟意外地撫慰人心」。
在大學執教的妻子安李克(Anne Leak)於先前的產檢被告知要戴口罩生產,但醫護擔心生產過程產婦不好呼吸,又允許她摘掉口罩。
這是疫情下美國產子的縮影,李克告訴記者,「我們並不獨特,很幸運一切平安」。他認為醫院做好了準備,不過為人父母仍有本能的心理憂慮要克服,更深刻體驗了新生命的難能可貴。
儘管他們希望和家人朋友一起慶祝這里程碑,現只能靠網路。二度當爸爸的他說,「嚴峻時刻透過視訊分享新生兒的成長,仍是很大的喜悅」。取而代之的是較少的支援系統,加上只有特殊時段才能帶新生兒到醫院看診,又有不少美國醫生改成視訊問診,與之前的育兒經驗大不同。
新罕布什爾大學(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人口學家強生(Kenneth Johnson)3月公布分析資料,嚴重的流行病讓美國的死亡數可能超過出生數。當9成的美國人在家防疫時,有個熱門討論是「疫情寶寶會增多嗎?」專家沒那麼樂觀,主因與高失業率和經濟下滑有關,或許要等明年這季節讓數字說話。
▼在疫情下,嬰兒出生代表著希望,美國36歲的教育研究員李克(Jimmy Leak)博士於4月中迎接愛女艾瑪(Emma)誕生同時,也感受到疫情階段獨特的育兒經驗。(圖/中央社)
(封面圖/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