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選大地震或成美國大選「風向標」

聽新聞

▲特朗普和約翰遜。(圖/BBC)

多數時候,英國、美國政治互不相擾,自掃門前雪,關起門來過日子。但時不常,大洋彼岸發生的某件大事就會「強行闖入」、給對方帶來一大震驚。

回想2016年6月23日,英國公投脫離歐盟,英國政治成為美國大選的風向標,英國選民的決定還給大洋彼岸特朗普的選勢加油添柴。公投轉天,特朗普抵達蘇格蘭,五個月後成為白宮新主人。

2019年12月12日英國大選的結果同樣出乎意料。保守黨大獲全勝,工黨慘遭失敗。這一次,引發英國政壇地震的民意、民心動向是否也可以幫助我們讀懂2010年美國總統大選?

工黨領袖科爾賓的競選招貼畫,倫敦
Getty Images
工黨領袖科爾賓的競選招貼畫標題是:社會主義的吸引力

民主黨的警鐘

本屆英國大選,約翰遜領導的保守黨獲得壓倒性勝利,這是保守黨自1980年代撒切爾夫人以來獲得的最大勝利;科爾賓領導的工黨遭受1935年以來最慘痛的失敗,面臨長期在野的窘境。

選舉結果中最令人矚目的一點是,保守黨一舉突破工黨「紅牆」-英格蘭北部原工業重鎮幾十年來一直由工黨掌控的席位易手,顛覆了幾十年如一日的政治版圖。

面臨2020年大選,美國民主黨能從英國工黨、以及科爾賓和他的「激進」左翼政策的失敗中汲取怎樣的經驗教訓?

在英美政壇,觀察人士經常將民主黨候選人領跑者之一桑德斯(Bernie Sanders)和科爾賓擺在一起比較。兩人的共性顯而易見:年齡較大,白人,社會主義,以黨內反建制著稱,以敢言直言贏得粉絲,都曾反對伊拉克戰爭......如果桑德斯最終贏得民主黨提名,他又能從科爾賓的經歷中取到什麼經?

舉個英國選區為例子,英格蘭東北部杜倫郡賽奇費爾德(Sedgefield)。這是一個傳統上的礦業城鎮,1970、80年代煤礦先後關閉;是白人、工人階級聚居,自從「恐龍漫遊地球時代」以來一直是工黨席位。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1983年至2005年任該地議員。布萊爾競選班子的負責人曾經說,1983年,這裏的選民挑中了布萊爾是因為他不屬於工黨內的「瘋狂左派」。2005年布萊爾再次以絶對優勢當選議員、並率領工黨第三次贏得大選。

但是今年12月的大選中,賽奇菲爾德轉向保守黨。前首相席位易手,給英國人帶來相當的震撼。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2010年走訪賽奇費爾德
Getty Images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2010年走訪賽奇費爾德

更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的布萊爾處於他政治生涯中最不受人歡迎的的時期。他和美國結盟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在英國人中引發強烈反感。布萊爾那時已經不再是選民心中的希望、英國政壇的朝陽,他被看作自傲自大、小布什的哈巴狗、受跨國公司控制......儘管如此,他堅持走他為工黨制定的「第三條道路」,不僅自己取勝,還創紀錄地帶領工黨第三次贏得大選。

2019年大選科爾賓的政策和2005年布萊爾以及他的「現代派」領導班子掌舵時代有相當大的不同。工黨此次推出一系列社會主義政策:大幅度增加政府開支、大幅度提高富人稅收、大幅度增加對全民保健體系的投入,向所有國人免費提供高速寬帶上網,國有化......如此政策遭人嘲諷,乾脆每人免費贈送一隻狗寶寶得了。

曾撰寫布萊爾傳記的BBC北美事務記者蘇普爾(Jon Sopel)說,問題是,賽奇菲爾德-以及英國一系列工業城鎮-的工人階級集體不買賬:你開什麼玩笑呢?他們既務實、又明智,很清楚沒有天上掉餡餅這樣的好事。

他認為,美國民主黨人應該深入、認真地審視英國選民通盤否定工黨政策的深層原因。

2016年美國大選中,民主黨以屈指可數的選票失掉賓夕法尼亞、密歇根、威斯康辛,將勝利送給特朗普。這幾個州和英國工黨這次輸掉的工業重鎮有許多、許多相似點。

2018年中期選舉密歇根民主黨高票勝出。原因?新當選的州長(Gretchen Whitmer)坦率地說,他們沒有開空頭大支票,而是承諾修繕公路。總而言之,選民餐桌上談論的那些問題。但是,民主黨內「一小撮」激進/社會主義/自由/進步派仍然雄心勃勃,更願意喊出那些驚天動地的承諾:「綠色新政」、「全民醫保」。這些政策目標確實遠大、但價碼不菲。

美國的政治中心遠遠比英國「更靠右」,這樣的政策能說服選民嗎?大政府、高稅收的承諾不是不可能,但是,推銷出去難度恐怕也更大。

共和黨的先兆?

美國共和黨也在緊密觀察此次英國大選的結果意味著怎樣的民意轉變。

本次英國大選中,保守黨領袖約翰遜「搞定脫歐」(Get Brexit done)的主打口號贏得大把挺脫歐的工黨支持者點讚;綽號「金毛怪咔」的約翰遜也以其大口、個性和另類吸引了一批傳統的工黨粉絲」投誠「。在他們看來,「他和特朗普一樣。特朗普就能說道做到。」

2016年美國大選中,特朗普的支持者也曾經一次又一次地強調,特朗普愛說大白話、大實話,雖然有時候會得罪人,但這也是他的最引人注目、值得欽佩的個性特點。

事實上,英美兩國的領導人除了那一頭抓眼球的金髮、確實還有其他許多共同點。比如最表面的,特朗普也有一句不離口的競選口號:「讓美國繼續偉大」(Keep America Great)。和約翰遜的「搞定脫歐」一樣,兩個口號英文中都是「三字經」,琅琅上口、過目不忘,而且還時刻提醒選民,喊口號的人手頭還有許多事必須繼續做下去、而且一定會做成功。

賓夕法尼亞
Getty Images
賓夕法尼亞從前的煉鋼廠

再舉另外一個選區作例子,英國北威爾士昔日的工業重鎮雷克瑟姆Wrexham。此次雷克瑟姆也從傳統的工黨席位易手保守黨。2016年公投中,該選區59%的人投票支持脫歐。

入手雷克瑟姆這樣的席位是保守黨大勝的關鍵。正如美國民主黨在中西部的「藍牆」--傳統工業重鎮--在2016年把票投給共和黨的特朗普一樣,在英國這次大選中,工黨的「紅牆」也分崩瓦解。

歷史上,雷克瑟姆曾經以採礦業輝煌,近年來日漸衰落。失業率高漲,貧困人口增加,吸毒問題愈發嚴重.......和雷克瑟姆一樣,美國賓夕法尼亞、密歇根、俄亥俄這類地區曾經也是美國的工業中心,採礦、煉鋼、製造業給當地人帶來穩定的生計。現在許多城鎮面臨經濟低迷、吸毒泛濫、基礎設施年久失修等問題。

BBC常駐北美記者澤克爾(Anthony Zurcher)說,2016年,美國中西部和英國中、北部選民的怨氣在兩國分別引發特朗普獲勝、脫歐公投的選舉地震。但是,兩場地震的震中其實都是圍繞貿易、移民等問題的保守的民粹主義。

2019年12月英國大選的結果也可以看作是對2016年公投是否代表著政治、民意持久轉向的重要檢驗。許多美國人想必也在觀察,英國的政治動向是否再次預示著美國下一步即將發生什麼。

英國 大選 大地震 美國大選 風向標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12強東京巨蛋爭金】11/22(五) 中華VS美國  精彩賽事請看東森新聞

【12強東京巨蛋爭金】11/22(五) 中華VS美國 精彩賽事請看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