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願建議政府與台灣建交的德國民眾克羅茲堡今天表示,出身東德的他唾棄獨裁,對德國與民主的台灣沒有邦交感到不平,因此主動向國會提出請願。
請願案目前已正式成案,德國國會12月9日將舉行公聽會。
克羅茲堡(Michael Kreuzberg)現年71歲,來自曾經隸屬東德的港都羅斯托克(Rostock)。專精海洋生態保護的他退休多年,仍經常到迦納、菲律賓等地協助改善當地兒童的健康和教育,去年並首度造訪台灣。
克羅茲堡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話訪問時表示,兩岸關係讓他聯想到東德與西德,不過兩者在1970年代同時加入聯合國,反觀台灣則是退出聯合國。東德民眾痛恨共黨的專制獨裁,30年前推倒柏林圍牆,投票選擇民主和與西德統一。
克羅茲堡指出,由於曾親身經歷過獨裁,他一直很關心中國大陸政府對西藏和新疆人權的迫害,難以忍受德國與中國大陸交往,卻不願意承認民主的台灣。去年2月,他特地參加旅行團到台灣一遊,親眼看到台灣是運作良好的獨立國家,人民友善又開放,對台灣的國際處境更加憤恨不平。
因此,他決定在天安門事件30週年前夕,向國會提出請願,建議政府與台灣建立外交關係。
駐德國代表謝志偉也在臉書分享他尋找克羅茲堡的過程,先是透過電話簿找到克羅茲堡通了電話,後來又在柏林見面,兩人也交流對請願案的看法。
謝志偉說,他們兩位有共識,「我們並不期待德國政府會因此和台灣建交,但是透過國會的公聽會讓德國社會、媒體了解、報導台灣是一個值得珍惜的自由民主之燈塔,這是重點!」
這個德國國會請願委員會代號為95643的請願書,呼籲國會通過決議,要求德國政府與中華民國(台灣)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在10月10日截止日前的一個月期間,一共有5萬6002人連署,超過立案門檻的5萬人,確定成案。
12月9日,他將以提案人的身分,出席請願委員會舉辦的公聽會,屆時德國外交部將派官員回應。
克羅茲堡強調,迫於國際現實,從不期待政府會遵照請願書的建議與台灣建交,藉國會公開討論台灣,讓德國社會對台灣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才是他提案的初衷。
(封面圖/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