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國人臉識別第一案」: 技術、法律與國際爭議

聽新聞

▲(圖/REUTERS)

中國的人臉識別技術運用非常廣泛,最新出現的民事案件,會讓更多人關注自己的個人隱私和權益嗎?

因不願意使用人臉識別,中國一個大學教授將杭州野生動物園告上了法庭,杭州市一家法院正式受理此案。

這,被稱為中國第一宗人臉識別案,也成為媒體和社交媒體上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案件簡介

杭州理工大學教授郭兵2019年4月購買了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的年卡,在一年有效期內可以通過驗證年卡及指紋,不限次數入園。

此卡辦理約半年後,杭州野生動物世界通過短信告知郭兵,原指紋識別已經取消,年卡升級為人臉識別,未註冊人臉識別的用戶將無法正常入園。

▲中國的人臉識別監控系統有多厲害?(圖/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郭兵認為,面部特徵等個人生物識別信息屬於個人敏感信息,一旦被非法提供或者濫用,將極易危害消費者人身和財產安全。

而杭州野生動物世界解釋說,改用人臉識別的初衷是為了方便消費者快速入園。

評論人士普遍認為,這一案件的出現,顯示中國消費者開始對自身隱私和權益的關注。

中國領先

人臉識別,是對人臉特徵進行分析計算並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

這一技術正在越來越多國家的金融、電子商務、安全防務、娛樂等領域推廣應用。

而中國是世界上人臉識別技術發展和運用最快的國家,也是引起國際關注和諸多爭議的國家。

2018年11月, 美國商務部屬下的國家標凖技術局(NIST)發佈全球人臉識別競賽(FRVT)報告,中國的商湯科技、依圖科技、曠視科技同時出現在這份競賽成績報告中。

排名第一的是中國的依圖科技(YITU)於2018年10月提交的算法,排名第二的是依圖科技於2018年6月提交的算法。來自中國的商湯科技(SenseTime)的算法位列第三和第四名。

中國公司包攬前幾名,反映的是中國人臉識別算法走在世界前列的事實。而人臉識別技術在敏感地區的應用,也引起外界,特別是美國的關注。

爭議

在中美持續的貿易戰當中,美國商務部在今年10月公布的實體清單上,中國的依圖科技、商湯科技等多家人臉識別高科技公司,都成為美國制裁的公司,理由包括「涉嫌侵犯新疆維吾爾族和其他穆斯林少數民族的人權」。

而在美國國內,各界對人臉識別技術可能對公民權利造成的危害應該說保持了相當程度的警惕。

今年5月,舊金山出台法令,成為美國第一個禁止警察和其他政府機構使用面部識別監控的城市。

其後,美國馬薩諸塞州的薩默維爾市也宣佈類似法令,禁止當地警方和市政部門使用面部識別軟件。

總的來說,在歐美國家,對人臉識別技術的擔憂,遠遠超過了對這種技術所帶來好處的期待。

用途

目前在中國,人臉識別技術已經被廣泛運用在社會的很多層面:

  • 為了嚴防考生作弊,中國多個省份在2018年高考期間啟用了人臉識別系統
  • 很多大學也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到校園出入人員身份驗證以及圖書館出入驗證
  • 地方政府在公租房安裝人臉識別系統,預防公租房違規轉租
  • 出租車公司,運用人臉識別系統,確保乘客安全
  • 在中國公安系統,人臉識別技術與照片數據相結合,能凖確獲取人臉信息。

法律

中國出現第一例涉及人臉識別技術的法律案件之前,英國法庭就世界第一宗人臉識別案做出判決。

2019年,英國威爾士首府卡迪夫的埃德·布里奇斯(Ed Bridges)向法庭提告,警方利用自動人臉識別技術拍攝到他外出買三明治和參加和平示威,是對他的隱私和個人信息的侵犯。

這一案件被認為是英國,乃至世界第一例涉及人臉識別技術的案件。

2019年9月,英國威爾士首府卡迪夫的高等法院裁決,警方利用自動人臉識別技術並不違法。

應對人臉識別技術的不斷提升,2018年5月,經過多年討論的歐盟《一般數據保護條例》(GDPR)開始生效。這一條例被稱為人類歷史上第一部「數據憲法」,規定包括「臉紋」在內的生物信息屬於其所有者,使用這些信息需要徵得本人同意。

人臉識別 科技 隱私 人權 大陸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朝野開戰Live/防選罷法三讀!綠委破窗佔立法院議場

朝野開戰Live/防選罷法三讀!綠委破窗佔立法院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