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拉到下巴犯大忌 一張圖秒懂病毒暴露區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方式,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消毒、換衣服,深怕把病毒帶回家中。而更重要的就是口罩,台灣也在12月開始啟動「秋冬防疫專案」,八大類場所強制戴口罩,但仍有不少人的戴法有問題,網上就瘋傳一張教學照片,連女星舒淇都在IG轉發,引發討論。
12/27 17:18
最近天氣忽冷忽熱,正是容易感冒的季節,而感冒可大可小,輕則診所拿藥、吃幾天就能痊癒,嚴重的話高燒不退,甚至住院治療。那麼你知道嗎,身體受傷跟生病後的復原其實有好時機,如果在正確的時間進行治療,效果或許會更加顯著!
我們人體就像一部超級電腦,日復一日運行許多工作,確保所有操作能夠順利運行,但即便是電腦,也需要停工休息,避免過度負荷,因此形成了「生物鐘」,並以24小時為自然周期,這就像是體內的時鐘,控制我們細胞的活動,如果身體時鐘混亂,可能導致「時差」、「睡眠障礙」,嚴重甚至會產生憂鬱。
▲生物鐘受到白晝跟黑夜影響形成。(圖/BBC)
至於生物鐘是怎麼形成的呢?它是受到白晝跟黑夜的影響,根據研究指出,人類的身體對根據一天裡時間的變化來保護自己,不要小看這些週期,它可是會影響身體的復原過程!英國科學家發現,燒傷的傷口會在夜間維持原狀,因此跟白天相比,治癒的時間大約要多出11天。
而免疫系統在白天時較為活躍,抗體對感染的反應增加,所以上午注射季節性流感疫苗,會比下午更有效;同時研究人員也發現,晚上服用阿斯匹靈,比白天服用的效果還要顯著。可見隨著體內細胞活躍程度不同,復原期跟藥物效果也不大相同。
▲身體的恢復也會挑好時機。(圖/BBC)
因應人類身體在白天跟夜晚有不同運作模式,科學家們正在研究應該在什麼時間點給患者服用藥物及進行治療,藉此幫助患者能更良好的康復,而此項研究也許會替現代醫療帶來改革,拯救更多生命。
(封面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往下看更多】
【今日最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