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10月11日),中美兩國在華盛頓達成了有限的貿易協定。美方將在下周暫停增加關稅,中國也將購買大量美國農產品。
這一協定內容涵蓋知識產權和貨幣等多個方面。中國也承諾將購買多達400至50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並對外國金融服務機構進一步開放。
「我們(美國)已經與中國達成了一個相當實質性的第一階段協議,」特朗普在與中國副總理劉鶴會談後宣佈,「沒有什麼能比我們與中國正在進行的還要大的了」。他還說,兩國在貨幣、外匯,和技術轉讓上的談判也取得了進展。
特朗普表示,最終的協議文本會在未來的五周內完成。下月,他可能將在智利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
美國財長姆努欽同時表示,中美兩國間的談判已經「基本完成」。中方首席代表,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說雙方進行了「非常好」的談判。美國各大股指也應聲上揚。
特朗普上次會見劉鶴是在今年4月4日第九輪會談時,當時特朗普樂觀地稱,協議進展非常好,將在未來四周知道結果。但5月第11輪時,談判破裂,兩國互徵更多關稅。
但觀察人士指出,從目前雙方公布的內容來看,談判結果並未之前外界所預期那麼好。一些商業團體此前希望中國會進一步承諾中國經濟自由化。
在談判場外,美國在向中國施壓。本周一,美國商務部將新疆公安廳在內的28家機構和公司列入「實體清單」(Entity List),指其涉及在新疆打壓當地維吾爾人。
此後,美國又表示將對被指控打壓穆斯林的中國官員實施簽證限制。
對此,中國反駁稱,「新疆根本不存在美方所指稱的所謂人權問題,有關指責不過是美方為干涉中國內政蓄意製造的借口。」
然而,中國在貿易領域,態度則截然不同。臨行前,新華社援引劉鶴的話稱,「中方此次抱著極大的誠意而來,願意與美方就貿易平衡、市場准入、投資者保護等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認真交流,推動磋商取得積極進展。」
「極大的誠意」也在農產品採購上顯現。
周四,美國農業部公布數據顯示,中國進口商加大了採購美國農產品的力度,其中包括新一輪大豆購買交易和創紀錄的周度豬肉進口——截至10月3日當周,美國向中國淨出口大豆118萬噸,豬肉出口則猛增至14.22萬噸,創下單周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