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足加入新科技減爭議 判罰直逼新紀錄

本屆世界盃分組首輪16場踢完,9次判罰12碼球逼近上屆48場分組賽10次紀錄,按此進度可能超越2002年單屆18次判罰歷史紀錄,其中3次是根據首度啟用的VAR技術改判;此外法國vs.澳洲、哥倫比亞vs.日本也各出現1次,透過上屆就啟用的門線技術判定,科技改變了世界盃。今年世足還有4K超高清轉播訊號、電子表現與追蹤系統、5G網路等新科技,但和比賽進程最相關仍屬球門技術、VAR,新科技雖有批評聲浪,但也確保比賽更公平。
 
▼(示意圖)

 
誤判被視為足球一部分,也帶來許多爭論樂趣,如1986年世界盃8強戰阿根廷對英格蘭,馬拉度納(Diego Maradona)下半場第6分鐘「上帝之手」進球。但誤判妨礙比賽公平也是事實,2016年起國際足總批准試用類似職業棒、籃球的重播輔助判決的VAR技術,今年3月又決定自本屆世界盃起使用,適用於進球與相關過程、牽涉12碼球判罰、直接紅牌、判罰球員不正確等共4種情況。
B組首輪西班牙對葡萄牙首顆進球初次使用,用以確認迭戈寇斯塔(Diego Costa)進球前是否犯規;C組首輪法國對澳洲首顆進球,葛列茲曼(Antoine Griezmann)經改判後獲12碼,則是首度因VAR取得進球。
 
VAR透過球場各角度架設35部8K超高清攝影機,超慢動作觀看爭議狀況。每場設置VAR裁判團隊,比照場上1名主裁判搭3名助理裁判共4人,有13人輪值。場上主裁判有疑慮時透過對講機詢問VAR團隊,VAR團隊發現問題也可在監看室通知場上裁判,場上主裁判決定使用VAR時會比出長方形螢幕手勢,然後到場邊第4裁判後方重播螢幕確認判決是否正確或須改判。
 
▼(示意圖)

 
據足球規則,球體要在球門範圍內完全越過球門線才算進球。世足史上有不少沒進被判進的幽靈進球(Ghost goal),如1966年冠軍戰英格蘭延長賽第11分鐘對德國攻入致勝球,中門楣後只壓線卻被判進,1995年透過電腦分析才證實誤判。
也有進球被判不算,2010年16強也是英格蘭對德國,上半場尾聲蘭帕德(Frank Lampard)進球也是中門楣後彈入門中卻被判不算,導致英格蘭帶著1比2落後進入中場,終場1比3落敗,2年後國際足總決議採用門線技術減少爭議。
共有3家GLT開發業者獲國際足總認證,他們主要使用攝影機或門框裝上感應器,世界盃採用由德國、丹麥合資開發的GoalControl-4D系統,用14部高速攝影機交叉比對確認球體水平定位是否越過門線。一旦確認進球,系統傳送「進球」訊息到主裁判配戴的智能手錶。本屆智能手錶由宇舶表(Hublot)提供,使用Android系統支援藍芽、Wi-Fi傳輸,造價5200美元(約15.77萬台幣)。
 
GoalContral-4D系統使用14部超高速攝影機,架設在球場遮雨棚,分7個角度照向球門,除攝影外每秒可拍攝500張照片,球每移動5公分紀錄1次。影像資料以光纖傳送至中央影像處理中心,重現出球體對應地面的垂直位置,再透過藍芽或Wi-Fi傳送到裁判智能手錶。
 
(封面圖/翻攝自YT)
東森新聞雲 世足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銀杏恐轉中颱「對台影響」? 氣象署最新預測路徑曝光

銀杏恐轉中颱「對台影響」? 氣象署最新預測路徑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