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焦糖 陳嘉行
在民進黨政府推「一例一休」政策時,有新聞台曾問我願不願意受訪?
我表示:「我是資方,但我是支持一例一休的喔,妳確定能交差齁?」
雖然播出內容和我支持的…恩,不意外,第二次又來問我就婉拒了。
如果能從一個人身上榨出越多勞動的剩餘價值,這個人的CP值越高,資方與股東都能享有更高的利潤。
只是人是血肉之軀,長工時除了傷害健康,更容易造成職災與職業傷害;而精神上的壓迫與折磨,比身理健康更不容易顯現出病症,只有等到積累到崩潰點,下一秒發生的遺憾是任何法規都挽救不回來。
做十二休二與做七休一,數字上休的假一樣,只是連續近半個月不休假,資方是要期待勞方能有多好的效率與表現?!
我的副業是餐飲業,當初與同事討論好,因為餐廳經過停業損失,得先讓大家熟悉工作內容,穩定生意,先月休四天,另外四天給加班費;到現在慢慢補足人員(合適的不好找),就讓大家可以排休,因為有人確實需要的是假而非薪水。
生意好壞,得由資方承擔責任,勞方該做的就是把本份做好做滿(願意多做,當然更好,但也會得到相應的回饋。)
如果一家公司會因為讓員工休假,而沒辦法在市場上生存,那資方該檢討自己為何沒有競爭力;而不是反過來坳員工,甚至透過出走威嚇與政治獻金對立法委員與政府施壓(能出走的話,那些人還會留在臺灣嗎?)
錢是資本社會的共同想像,也是運作的血液。
如果沒有讓勞方,所有不分職業種類,也就是受薪階級得到該有的休息與待遇;最後不會只有勞方受損,因為撐起消費市場的是勞方(資方的所得只會轉成資本再投資,或是各種方式避稅逃稅。)
當受薪者的所得僅能滿足基本生活所需,甚至必須疲於與貧窮糾纏,口袋沒錢沒有假、口袋有錢沒有假、口袋有錢又有假的都出國渡假了,這樣資方所產生的商品與服務要賣給誰?資方在自由經濟市場中將面臨嚴重虧損的考驗。
假設每個資方都希望別人家給的待遇優於勞基法,而自己只要符合(違反)法規最低標準增加自身獲利,讓別家公司所得高休假日多的員工來買我的商品服務就好;這種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自私心態,就是現今臺灣社會最令人失望的勞資環境。
如果良心企業家在劣幣逐良幣的趨勢中消失,以及因惡劣的消費市場,讓某些沒有獲利的單位,資方得窮盡所有手段榨出利潤,如無薪假、積假出國,黑心商品、違反勞基法、裁員、逃漏稅、破壞環境等。
這些耗損又會再一次回頭加深惡化消費市場,如感染病毒的電腦,會因惡劣程式,不斷循環繁殖病毒,加重硬體設備負荷,最後就是死機燒毀,只能砍掉重練。
現在的創業環境不似以往,因為我們開始重視勞工權益,有勞健保費,勞退、二代健保補充補費、租賃稅,更有更多法規要遵守(很多得花錢);加上市場自由開放競爭,要順利且穩定獲利,難度比以往高太多了。
但因為這樣,才更要仰賴政府完善法規規範勞資雙方,
資方有遠見分享獲利,勞方盡心盡力,
三方合作才有可能產生健康的經濟體系。
文章來源:由《焦糖 陳嘉行》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