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偏鄉地區而言,醫療照護資源猶如同奢侈品般匱乏,南迴醫院議題早已倡議多年,全長118公里的南迴公路至今仍沒有一間「有病床」的醫院,導致當地居民每當遭遇重大疾病,需要及時就醫時,往往因送醫路途遙遠,來不急搶救而葬送寶貴性命。
★最新最熱門影片你還沒看過?
★【EBC東森新聞有IG了,一起追蹤吧】
▼全長118公里的南迴公路至今仍沒有一間「有病床」的醫院,醫療資源十分匱乏。(圖/《
4141迴聲音樂節》授權)
「這裡的聲音很小,請幫忙分享出去!」相當關注偏鄉醫療的導演楊力州,近期拍攝了一支「來不及墓園」的影片引起廣大共鳴,同時也在個人臉書出聲呼籲,「讓一個只有20張病床的南迴醫院成立,有這麼困難嗎?到底還要讓他們等多久?」而片中主要以當地一名60歲的當修墳師傅「福壽伯」的親身經歷為主軸,娓娓道出兒子小時候曾發高燒到42度,急須送醫,但因當地沒有專業醫師,一開始只能先尋求密醫協助,好不容易將孩子送到送到外縣市醫院就醫時,卻還被醫師責怪,「你們怎麼到現在才送來?」但福壽伯只能無奈說出,「我沒辦法啊,沒有車。不然要抱著跑來嗎?」
▼福壽伯兒子小時候曾發高燒到42度,最後因就醫不及導致腦性麻痹。(圖/《
4141迴聲音樂節》授權)
福壽伯的兒子最後因就醫不及導致腦性麻痹,今年初離開人世,享年40歲。一說到激動處,福壽伯忍不住紅了眼眶,哽咽地說,「沒辦法,這也是他的命,他出生在錯的地方」,同時也感概表示,「如果他生對地方,今天就不會這樣了…」句句道出偏鄉醫療資源短缺的無奈。希望兒子下輩子可以出生在資源豐富的地區,「我是希望他做我的墳,不是我做他的墳」,藏不住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心聲,令人看了忍不住鼻酸。
▼福壽伯哽咽表示,希望兒子下輩子可以出生在資源豐富的地區。(圖/《
4141迴聲音樂節》授權)
從2015年起,有一群台灣音樂人發起「
4141迴聲音樂節」,努力為了讓台東南迴地區的醫療問題被更多人看見,目前已獲得9千多次分享轉發,同時也感動許多網友,紛紛留言打氣,「支持南迴醫院」、「加油蘭嶼也在奮鬥著,我們一起」、「這裡聲音很小,那我們一起來當個小小傳聲筒吧」,衷心期盼南迴偏鄉的完整醫院建設能早日落成。
▼影片目前已獲得9千多次分享轉發,許多人受到感動。(圖/《
4141迴聲音樂節》授權)
據《蘋果日報》報導,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表示,南迴醫院自2012年送件至今仍未通過,是因為設置規模、地點都一直變動,目前已將該案排入最新的10月醫審會議程,如通過預計今年10月至11月就可動工,將改善南迴緊急醫療缺乏問題。
▼相關影片▼
(封面圖/《4141迴聲音樂節》授權)
往下看更多新聞!
10年前葉彥志教練為了幫助更多家庭困難的孩子,回到老家南投國姓鄉,希望藉由跆拳道,幫助孩子們翻轉人生,「十個裡面,有兩個可以翻轉他的人生,我就覺得值得了」,憑著這樣的信念,他成功幫助孩子摘下全中運跆拳道賽的銅牌。
★最新最熱門影片你還沒看過?★
【EBC東森新聞有IG了,一起追蹤吧】
▼(圖/翻攝臺體運傳體記尖兵營ctsjf_sic)
在偏鄉地方帶隊困難的是,家長因為務農、工作都很忙碌,每次的練習都是葉彥志一個個去接送,就算距離遠到埔里鎮、仁愛鄉,他也沒有怨言,若有時間,還會帶孩子們去跑步,或是移地訓練。
▼(圖/翻攝臺體運傳體記尖兵營ctsjf_sic)
想要發展運動實屬不易,不僅需要移地訓練費用,連比賽費用都很吃緊,只憑自己微薄的薪水還不夠,葉彥志還得時常尋求贊助與幫忙。過程中他一度想放棄,但一想到孩子們的夢想也會隨即消失,他也無法割捨,只希望孩子們願意學習,未來翻轉自己的人生。
▼(圖/翻攝臺體運傳體記尖兵營ctsjf_sic)
其中劉秉軒的轉變最讓葉彥志感到欣慰,他曾是個叛逆孩子,因緣際會踏入跆拳道館,在葉彥志鼓勵督促下,把以前壞習慣都改掉,全心全意在跆拳道上,並在今年在全中運跆拳道比賽中獲得銅牌,對此劉秉軒很感謝恩師:「如果教練那時候沒來找我練跆拳的話,我現在還在到處晃吧!」
▼(圖/翻攝臺體運傳體記尖兵營ctsjf_sic)
南投縣國姓鄉曾是921地震的重災區,有不少弱勢生因為家庭經濟,對未來感到迷惘,葉彥志鼓勵這些孩子正向思考,希望他們可以用跆拳道翻轉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