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年度代表字」,是指在過去的12個月裡,引起強烈關注與興趣的字詞或是一個概念。牛津辭典的官網如此描述了選字過程:「每一年我們都會爭論好幾個字詞,並且選出最能代表今年風氣的一個。」
「選字」不只是一種迎接年末的儀式,它有助於人們用更宏觀的角度,了解我們目前的處境,從哪來又該往哪去。這個字詞所代表的不僅僅是在今年的流行程度,更重要的是在即將結束的這年,出現了什麼文化現象。
[韋氏辭典:女性主義Feminism〕
韋氏辭典選擇的代表字是「feminism」(女性主義),今年網友查詢「feminism」字義的總次數較去年躍增70%。從今年1月美國總統川普就職後,華府舉行女性大遊行,帶動全球女性示威,總統顧問Kellyanne Conway在「保守政治行動會議」(Conservative Political Action Committee)中說「我不是女性主義者」,再到近來好萊塢知名製片Harvey Weinstein被揭長年利用權勢性侵女性。
韋氏網路字典查詢「feminism」的次數,比2016年增加70%,今年1月更因「Women's March」這場遊行出現主要高峰。這些種種都推升了「feminism」一詞的能見度。鼓勵受到騷擾受害者站出來的「#metoo」運動,更讓女性主義一詞成為熱門查詢單字。
〔牛津辭典:青年動亂/青年震盪Youthquake〕
去年post-truth(後真相)打敗alt-right(另類右派)及Brexiteer(支持英國脫歐者),為牛津辭典的2016年度代表字。而今年牛津辭典Oxford dictionaries公布2017年度代表字是「Youthquake」(青年震盪/青年動亂),意指年輕人的行動或影響力造成重大文化、政治、社會變化。事實上,從2016年的「post-truth」走進2017 年「Youthquake」,並不是毫無軌跡。
「post-truth」一詞頗能代表充滿情緒性政治對話的2016。牛津辭典定義複合形容詞「後真相」為「反應客觀事實對民意的影響力,比不上情緒及個人信念的情形」,表達出事實的重要性大不如前,如今人們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而社交媒體成為新聞來源,使得這樣的封閉性思考更為強烈,尤其是當人們面臨更具爭議性的話題時,更容易讓意識形態凌駕於事實藉此做出選擇;這種現象,當然與英國脫歐公投及美國總統大選密切相關。
而今年牛津辭典的2017年度代表字「Youthquake」(青年動亂)同樣也精準捕捉社會思潮及特定事件,在其解釋「Youthquake」含義的影片當中,他們使用川普當選美國總統、英國脫歐、朝鮮的核彈危機等素材,這些重要新聞事件,都與青年頻繁使用的社交媒體,有著重要的關聯。
然而全球各地的事件都顯示,許多關鍵的時刻,青年的影響力開始出現成果。
聽起來很熟悉?來看看台灣
今年四月,林奕含的自殺,與其所留下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掀起了各派女性主義者的討論及反思,依時間震驚了台灣社會,各界開展了反誘姦、反強暴的社會實踐,包括打破強暴迷思、改變體制、填補家庭與性教育的空白等。然而社會事實血淋淋地躺在那,巨大的結構之外,女性主義者們也開始關注那些一個個沒有被納入保護網中的「自我」,在談權力、談階級、談場域之外,受害者的「聲音」甚至受害者的「陰性書寫」,成為有治癒能力的,重要的存在。
而這樣重要的「敘事能力」在近來越演越烈的「#metoo」運動中,被更開闊的實踐,不只是歐美國家,華人地區的女性也紛紛響應。女性主義開始翻轉了性別中被一貫「凝視」的對象。
四月,39歲的Emmanuel Macron贏得法國總統大選,法國18-24歲的年輕選民,讓國民陣線展現前所未有的動能。六月,英國脫歐後的首次國會選舉,青年的投票率大為提升,英國媒體紛紛以「青年贏得這場選舉」作為註解。十一月,澳洲舉行婚姻平權公投,最終獲得六成以上的贊成票,大部分也來自於青年選民的支持。
年度代表字不見得只適用於歐美國家,我們若回頭看看台灣的情況,會發現青年確實對不少重大事件引起震盪。許多場重要的表決結果都顯示,年輕人的投票率高過以往,尤其像是今年四月,台灣婚姻平權釋憲案結果公佈,這場連國外媒體都關注的抗爭,終於婚姻平權運動贏得前所未有的勝利,而這場運動的幕後推手,正是青年力量。
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