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豬肉切成碎肉,灑上滿滿青椒和蔥再包進餅皮,這是來自中國的著名小吃「肉夾饃」,這幾年紅到台灣在街上一家接著一家開。民眾:「像那種漢堡夾肉的感覺,皮比較乾一點,算重的是重口味,它可以選辣或是不辣,有點偏乾,但是它外面(餅皮)的酥脆感是非常酥脆,就是會搭配飲料吃會更好吃,(肉夾饃)外面那層比較硬,然後刈包的話就是麵包皮比較蓬鬆柔軟,我本身不喜歡吃口感太乾的東西,就是好像那種口水分泌的不夠多,就會噎到的那一種,但是刈包就比較順口。」
有人說味道重,嘗鮮過就好,更多人說肉夾膜呈現方式就類似台灣的「刈包」,不過肉夾膜常常吃起來,外皮太乾會刮嘴巴,裡面包的豬肉也比較柴比較硬,而且還是碎肉,很多人高喊台灣的刈包,吃起來濕潤肉又大塊真的完勝,「價格」更是獲勝關鍵。民眾:「(肉夾饃)太貴了我不會買,都90-100元,像我們刈包就一個40或50元而已,還是刈包比較習慣,因為刈包可能必較鄉土味吧,如果說要一直吃的話,可能刈包會覺得好像比較不會那麼膩。」
不少人認為,要吃肉夾饃的話不如選擇吃刈包,比較一下價格,市面上賣的肉夾饃大多落在70-80元,更貴的還有賣到95元,至於刈包價格像是知名的藍家刈包,肥肉瘦肉都賣70元,老字號源芳刈包更便宜只賣60元,還有四兩刈包則是賣70元,價格確實都比肉夾饃還要更便宜,近年來台灣掀起中國小吃熱潮,不過台灣的小吃便宜大碗,又符合更多人口味在美食市場中依舊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