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真相/赴美求子身心煎熬 美女泣訴圓夢血淚

聽新聞

大選後,朝野都有共識,要修訂人工生殖法,因為現行的法案,適用的條件相當嚴苛,許多想要生育的女性都無法如願。一名多次到美國進行人工生殖的女性分享,她想要成為母親,卻一再受挫的辛苦歷程。

吳欣盈:「我所有健康成功的受精卵,因為之前的一次不愉快的婚姻,必須全面銷毀,這是我心中永遠的痛。」

新手媽媽吳欣盈哽咽說出上一段婚姻留下的遺憾,晚婚時代來臨,凍卵成為不少單身女性新選擇。像是名模蔡淑臻、金馬影后謝盈萱還有百萬YouTuber理科太太,都為了圓夢生子進行凍卵,只是她們沒有料想到的是,即使做好一切準備,也有可能只是白忙一場。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不但是單身女性,她可能還沒有結婚的經驗,她有凍卵了,可是她不能使用,還有一些狀況是她可能在前一段婚姻凍卵了,她離婚了,她也不能使用。」

現行人工生殖法規定必須是婚姻關係內,夫妻一方不孕或有重大疾病,才可接受人工生殖療程,單身女性、同性伴侶被排除在外,第三人代理孕母也不被允許。這也讓許多有心孕育下一代的人,面臨痛苦難關。

同婚家庭成員呂欣潔:「就我17、18歲的時候,那時候想說我是同志,那我這輩子就當不了媽媽了,我就好難過喔,常常想到這個就哭。」

她是同婚家庭成員呂欣潔,今年正要邁入41歲,為了生下自己的寶寶,已經歷經10年努力,她和我們分享,年輕時嘗試過各種方法。

同婚家庭成員呂欣潔:「我有嘗試過滴精,有滿多女同志會在台灣凍卵,然後就是凍卵之後再送出國,再做其他人工生殖的程序。」

為了一圓生子夢,2019年她花費所有存款,加上和父母借錢,砸重金到美國進行人工生殖,除了難以想像的體膚之痛,更多身心煎熬,不是三言兩語可以描繪。

同婚家庭成員呂欣潔:「我那時候選擇半麻,就是我還是醒著這樣子,然後就很痛,就是會一直感覺到,那個針從戳過妳的身體,然後往那個卵巢就是抽一顆,後來抽到最後幾顆,它可能在卵巢比較深的地方就很痛」。

同婚家庭成員呂欣潔:「現在要打排卵針了,不對,破卵針了。」

為了求子,呂欣潔人在異鄉抽血、取卵勞苦奔波,最後失敗告終回到台灣,2023年初熬過疫情,她再度鼓起勇氣,在另一半的陪同下再度前往美國,這一次距離圓夢只剩一步之遙。

同婚家庭成員呂欣潔:「後來有成功懷孕一次,然後那時候就滿開心的啊,然後就覺得好不容易,就我做這麼多年嘗試要懷孕,我第一次真的有成功懷孕,不過就是後來這個胚胎、寶寶大概到快要10週,8、9週的時候就還沒有心跳。」

兩次嘗試都失敗,花了大約130萬,雖然身心俱疲,但她依舊沒有放棄,現在天天補充營養,還要再拚一次。

同婚家庭成員呂欣潔:「像這些就是我每天備孕要吃的東西,魚油、葉酸,然後還有維他命D。」

同婚家庭成員呂欣潔:「那我覺得更困難的是,因為生育這個事情是有時間上的壓力的,你說我可不可以等,然後我就等到這個法通過,到時候我就不能生了。」

台灣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連續3年呈現出「生不如死」,2022年新生兒僅13.9萬人,創下歷史新低。政府想方設法促進生育,但過時的法規卻大大限縮量能。專家評估,若人工生殖法能修法改革,生育率至少可增加20%。

台中茂盛醫院生殖中心院長李茂盛:「大概從國外、歐美的這個狀況,所謂的一個同性婚姻,還有這種所謂的單親,有男朋友也可以來做一個生小孩,還有代理孕母,3項加起來佔他們整個全歐洲的生育率的30%。」

大選後人工生殖法修法,朝野都有共識,只不過相較於使用對象限制,代理孕母因為涉及「第三人」,民間組織普遍認為應該更嚴謹訂定配套措施。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關鍵就在於非常多的國家有法令,但是無法落實,那既然無法落實,就會導致孕母普遍的被剝削的狀況,那這個部分可能就會是更多爭議產生的地方。」

人工生殖法修法層面甚廣,專家認為「全包式」三讀難度太高,建議可以分階段修法盡速通過,讓有心孕育孩童的家庭能夠儘早圓夢。

(封面圖/東森新聞)

聚焦真相 人工生殖法 生育 女性 母親
廣告 /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東森新聞 51 頻道 24 小時線上直播|Taiwan EBC 24h live news

朝野開戰Live/防選罷法三讀!綠委破窗佔立法院議場

朝野開戰Live/防選罷法三讀!綠委破窗佔立法院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