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氣降溫有感,前氣象署長鄭明典3日指出,根據緬因大學的氣候再分析儀(Climate Reanalyzer)的數據可見「負北極振盪」正在發生中。而負北極振盪,就是造成2016年霸王級寒流的主要原因。
前氣象署長鄭明典在臉書發文指出,「負北極振盪正在發生中」,偏暖的空氣流入北極圈(黑色圓圈),北極的冷空氣外流至中緯度(藍色區),使原本穩定的北極振盪呈現負值,並形成南下的寒流,而這次冷空氣串成一團,分布約半個緯度圈,是很明顯的波數1結構,持續時間會相對長一些,主要影響範圍較偏北,對台灣天氣應該無影響。
▼鄭明典直言,負北極震盪正在發生中。(圖/翻攝自鄭明典臉書)
另外,臉書粉專氣象達人彭啟明也指出,從現有數據中可見,現在的確有一點「負北極震盪」現象,但離「會有很強寒流來台灣」還有點遠,呼籲民眾不必過度緊張。
事實上,在北極振盪的研究中有稱為「北極振盪指數」的度量指標。當北極振盪指數為正值時,表示北極的氣壓較例年為低,與中緯度的氣壓差變大,此時圍繞北極的寒帶噴射氣流-極地渦旋(Polar Vortex)變強,會抑制北極的寒冷氣流南下,使得歐亞大陸北部及北美洲北部的冬季氣溫較例年高,形成暖冬。如果北極振盪指數為負值時,便會造成北半球中緯度地帶冬季嚴寒。過去2016年的霸王級寒流,就是因為大量暖空氣進入北極地區,讓氣溫從攝氏-30度上升至1度,讓原本穩定的極地渦旋分裂,導致北極震盪呈現負值,也造成少有降雪紀錄的地區降雪,如中國大陸部分地區、澳門、香港、台灣等。
(封面圖/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