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代一定填過入學基本資料,其中調查每人的家庭經濟狀況時,通常會有清寒、普通、小康、富有等等選項。於是有網友在PTT八卦版中發文詢問,以前天真的想家裡至少不是租房子也不怕餓肚子,就填了小康,現在想想好像不太對勁,好奇詢問大家現在應該怎麼定義「小康」。
▼網友詢問大家應該怎麼定義小康。(示意圖/pexels)
一名網友在PTT八卦版中寫下一篇文章,標題「現代人要年收多少才會填家境小康?」,原PO表示,小學填基過一張調查表,當初天真的認為家裡至少不是租房子也不怕餓肚子,就填了「小康」,長大後越想越不對勁,「家裡沒車,只有一間老房子,沒出過國,家中沒擺台鋼琴哪來的小康?」。
▼網友在PTT八卦版中的發文。(圖/翻攝自PTT)
於是原PO詢問大家假設標準是家中有自己名下的房子、沒有貸款、有車、一年出國玩一次、常備閒錢存款一百萬以上,是否可以算是小康。
貼文一出後,引來許多網友的留言,有人表示「家庭年收350萬」,「我覺得個人年收150以上就算小康」,「300萬吧,算是普通人努力下可以達到」,「南部400萬北部1000萬」,「300萬在竹北只能填普通,剛過中位數」。
▼其他網友的回應。(圖/翻攝自PTT)
也有部分網友幽默回應「小時候叫我勾小康+1,長大發現很窮」,「小康沒差辣~內行的父母都叫你祖籍填浙江」,「我爸媽也是說小康,明明就是普通偏貧困」,「我小時候都自行解讀健康小家庭」。
不過根據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所公布的資料顯示,2021年全國前20%的家庭,平均每戶可支配的所得是220萬,中位數家庭平均93萬,而最低的20%家庭平均每戶35萬,大約只有最高組的六分之一。
(圖/東森新聞)